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99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路面温度对城市热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城市下垫面特性、城市大气污染和城市人工热源是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数据和数学计算论证了路面温度对城市大气温度的影响。介绍了太阳辐射、云层状况、大气相对湿度、风速、降水等环境因素对路面温度的影响,并利用数据、公式和图表重点讨论了路面反照率、路面湿度等路面特性因素对城市路面温度的影响。根据路面反照率与路面温度的数值关系,提出通过铺装水泥混凝土路面或碎石封层的方式提高路面反照率,缓解大城市热岛效应;根据路面湿度与路面温度的关系,提出通过增加透水性路面面积,缓解大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52.
为降低汽车排放因子CO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研制汽车排放污染物CO因子试验系统,测试分析夏季植物生长对环境中汽车排放因子CO浓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5℃,6m·s-1的入口风速下,树高为2.4m,树冠直径为1.4m的樟树,背风侧CO的最大浓度值相对于无树木环境的浓度值增高16.1%,迎风侧CO的最大浓度值相对于无树木环境的浓度值增高4.1%,树木对汽车排放污染物CO因子扩散有阻滞作用;结合植物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净化效能,来实现大气的植物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3.
高速公路绿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生态绿化和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速公路的绿化问题。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植物系统的结构、外来物种和挖方边坡绿化等方面存在认识的误区。指出生态功能是高速公路绿化的基本功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必须服从生态恢复的基本规律,保证植物系统在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上的异质性;提出外来物种的引种应遵循限制性原则;挖方边坡绿化设计应遵循边坡稳定、水土保持、自然恢复、条件适应和景观协调的原则。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与交通功能的评价应充分考虑绿化的动态效应,对于局部特殊路段应通过动态视觉分析验证设计的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4.
在借鉴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应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CBAM)对城市道路生态损失补偿的货币化进行计算.从城市道路带来的汽车尾气、道路占地、路面垃圾、产生的路面油污、交通噪声等直接生态损失方面入手,建立了城市道路生态损失补偿计算公式,用以计算以上5个方面生态损失的补偿价值.以北京市为例,估算出2009年北京市城市道路的生态损失补偿价值,并对城市道路生态损失补偿货币化的应用和减少城市道路生态损失的相关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5.
为研究Fe3O4改性生物质炭对溶液中As去除效果和吸附机理,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得到生物质炭(BC),用共沉淀法合成了2种Fe3O4改性生物质炭MBC-1、MBC-2 (MFe3O4∶M生物质炭=1∶4、1∶2);采用SEM、BET、FT-IR和XRD对BC、MBC-1和MBC-2的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官能团、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表征;采用XPS和EDS对分析了MBC-1的元素形态等理化性质;考察了生物质炭投加量、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开展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BC、MBC-1和MBC-2对As的吸附特性;探讨了Fe3O4改性生物质炭对As的吸附机理.结果 表明:Fe3O4能成功负载到生物质炭上;MBC-1、MBC-2的比表面积分别是BC的1.69、2.26倍;BC、MBC-1和MBC-2对As的去除率随生物质炭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降低;BC、MBC-1和MBC-2对As的吸附符合准Ⅱ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Langmuir拟合的MBC-1、MBC-2对As最大吸附量分别比BC提高了141、184倍,Fe3O4负载越多,吸附效果越好;MBC-1和MBC-2对As的吸附包括静电引力、配位反应和离子交换;负载在生物质炭上的Fe3O4参与了As的氧化还原反应,改变了As的赋存形态,影响着As的吸附固定.  相似文献   
156.
《航海教育研究》2014,(3):39-39
正2014年7月28日,大连海事大学新建3万吨载货教学实习船完成详细设计,在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举行点火开工仪式。该实习船为无限航区,用于航海类专业的教学实习,适用装运散杂货、重大成套工程设备及集装箱,并可用于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航海科学与技术、轮机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学科的科学研究和试验。船舶载重吨约30000吨,总长为199.8m,船宽  相似文献   
157.
纳米二氧化钛处治汽车尾气效果与应用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特殊试验过程自主研制了部分试验仪器,针对不同添加方式对有害气体的催化效果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比较了相同添加剂量下级配类型对分解效果的影响.另外还考虑在防撞墙表面涂刷纳米二氧化钛以增强道路系统对尾气的分解能力.结果表明,直接拌和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道路施工,且对尾气分解效果明显;OGFC级配因其较大的空隙而更有利于纳米...  相似文献   
158.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造成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也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交通污染问题。随着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的日益加剧,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关于尾气排放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个方面:(1)机动车尾气排放研究,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包括尾气排放获取数据的方法、机动车行驶周期及尾气排放模型的研究。(2)机动车尾气扩散研究,主要是其扩散模型的研究。此外排放控制策略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研究趋势逐步由针对发动机改进等降低单个车辆的排放发展到整个路网的排放量改善的交通控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9.
流域综合治理对于湿地水环境改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水动力数值模拟是预测修复效果的重要手段。基于斧头湖湖泊形态、水文条件、地形地貌特征与流域治理工程方案,通过MIKE 3建立湖泊流场并进行水动力模拟,对比分析圩垸拆除前后水动力特性及变化情况,预估圩垸拆除对湖泊流场产生的影响,验证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并为全湖水质变化分析提供借鉴。数值模拟方法在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可从整体上优化湖泊生态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60.
结合洋口临港工业园高浓度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示范项目实例,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原理、工艺设计和实施流程。通过开展中试试验,利用超临界水处理技术处理某厂高浓度废水,观察超临界技术对废水处理效果,分析探讨该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