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5篇
  免费   76篇
公路运输   902篇
综合类   590篇
水路运输   1552篇
铁路运输   431篇
综合运输   7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通过研究海上水声信号的产生和海上水声信号定位系统的构成,设计水声信号处理系统流程,指出陆地上的主控中心与水中的基站如何进行信号数据传递,以及环境噪声、传输损耗、多径传输、多普勒效应等物理特性对信号偏移产生何种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加入消除滤波器后可以有效地控制多普勒效应产生的频率偏移。  相似文献   
102.
《舰船科学技术》2015,(Z1):172-175
水面舰船在高频区呈现复杂散射特征,其散射中心是ISAR图像目标识别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水面舰船目标的散射特点,构建具有代表性的水面舰船目标散射中心模型。首先采用传统射线追踪法(SBR)分析该目标的RCS变化趋势,明确散射亮点区域。通过选用基于图像的ISAR目标散射中心特征提取方法,实现高频区水面舰船目标散射中心确定及判别。通过与SBR方法定位的散射亮点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水面舰船ISAR散射中心特征提取方法适用于水面舰船散射特性研究。可用于指导同类目标的雷达波散射特征控制及信号检测。  相似文献   
103.
桅杆雷达承载平台隐身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在舰船桅杆设计中存在大量外露的雷达承载平台,在桅杆表面形成突出物,可能产生较强的多重反射。本文基于快速多极子法(FMM)和物理光学法(PO)2种电磁散射计算方法,以某桅杆的雷达承载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其电磁散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雷达波参数和外形参数对雷达承载平台RCS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重反射是其总体RCS的主要反射源,单次反射是RCS峰值的主要来源。雷达波波长越小,总RCS就越大,极化方向对该模型的电磁反射的影响较小。平台侧面的倾角对雷达承载平台的隐身性能影响较大,端面倾角对隐身性能的影响较为有限,底面倾角的增大会降低平台的隐身性。  相似文献   
104.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将雷达数据和AIS数据进行融合形成两者的共同航迹,实现信息互补和位置的精确定位。首先将雷达和AIS测得不同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变换到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其次统一传感器的信息,由于二者对同一目标所采集到的时间不同;然后综合考虑航行速度、航行角度和航行距离来确定航迹;最后实现信息融合,通过实验验证基于AIS的商船雷达性能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5.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常见的浪涌防护器件。选取2种具有相同静态击穿电压的典型气体放电管(玻璃气体放电管(SPG)和陶瓷气体放电管(GDT))进行试验,研究两者在百纳秒级电磁脉冲作用下的效应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电磁脉冲防护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具有相同直流击穿电压参数的SPG和GDT,在响应时间要求一致时,SPG的动作电压更低;当施加的电压相同时,SPG的响应时间更短;在电流要求低于3 k A的场合,SPG更适用于纳秒级电磁脉冲防护,鉴于其低电容,尤其适于工作在高频段的天馈系统。  相似文献   
106.
<正>国际上对高功率微波电磁辐射造成的危害效应已经开展了数十年研究,而随着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发生技术的发展,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源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进攻性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将对敌对国家的交通、电力、通信和医疗系统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岸基指挥所、作战群指挥中心和海上作战平台等敏感电子设备集中的军事设施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电子设备的微电子化,使其对高功率电磁脉冲的敏感性和易损性进一步增加,导致这种威胁变得更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介绍了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现状以及目前解决方案,并通过对高铁环境不利因素的分析,研究相应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更适应于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8.
从路用探地雷达资料中提取路面各层的目标信号特征是路面检测的关键要素.但雷达接收信号往往受干扰因素影响,严重模糊目标信号特征.该文提出了先应用小波多尺度去噪方法进行降噪处理,然后采用反褶积和局部异常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增强雷达目标信号.该方法在实际道路现场检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雷达剖面分辨率和可异值分解性得到提高,目标信号特征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09.
支援干扰是火控雷达面临的主要干扰战术样式。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支援干扰的特点,根据火控雷达配属于防空火力系统,必须满足火力系统对空射击的需要,在计算火控雷达自卫距离基础上,建立了支援干扰下火控雷达反干扰能力评估模型。在想定作战背景下,应用评估模型对火控雷达抗支援干扰的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估模型考虑了采取固定多点跳频、随机数字编码跳频和脉冲压缩等技术措施后对火控雷达反干扰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张跃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2):104-104,106
随着隧道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以及顺利的展开,必须对工程进行检测。在隧道工程检测工作中,所运用到的检测技术有很多,其中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因其具有的特性被广泛的进行利用。主要阐述了在某隧道工程中,运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检测隧道混凝土衬砌、支护结构及其他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