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3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86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水运文献信息》2004,(9):17-17
青岛一旦形成具有国际自由贸易区内涵的保税区,并实现港区联动,无疑将成为釜山港的劲敌。  相似文献   
72.
《世界海运》2008,31(5):75-76
6月21日下午,福州保税物流园区与台湾基隆自由贸易港区业界代表团举行业务对接圆桌会议,双方在区域监管、货物直通、增值服务等十点对接思路上达成一致,并签署会议纪要,表示争取在海协会会长陈云林10月访台后迅速予以实现。这意味着福州与基隆有望成为率先实现海运直航的两岸港区。  相似文献   
73.
近年来,由于台湾当局顽固地反对两岸的“三通”以及产业外移,台湾的经济萎靡不振,昔日“四小龙”风光不再。因此,2003年7月23日我国台湾省“自由贸易港区设置管理条例”(简称“条例”,下同)制定公布施行。在台湾岛内一些人的心目中,是振兴台湾的经济,特别是振兴台湾港口的一贴强心剂。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介绍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包括政策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进展,针对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的规划、缺乏高端信息技术人才、数字安全问题严重、数字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能够为海南自由贸易港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一体化已在全球全面展开,而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为了将来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本文从大区域层次、区域层次、双边层次和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四个层次对中国所参与的各类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比较分析,并在其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6.
日野汽车2009年初将进军印度市场。近期将成立销售公司,以开拓中小型卡车的市场需求。由于印度和东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FTA),因此将从泰国生产基地出口整车。将来还考虑在当地组装车辆。日野汽车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加强攻势,以弥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低迷状况。  相似文献   
77.
《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是促进中港两地经济融合的重要平台。内地和香港自2003年6月签署CEPA以来,为香港经济注入了新动力。作为一个开放及不断发展的自由贸易协议,特区政府与内地当局自CEPA首阶段於2004年7月7日全面实施後,不断磋商丰富CEPA的内容,分阶段加入更多有利营商的开放措施,为香港企业创造更多商机开拓内地市场。踏入2007年,标志着CEPA全面实施迈向第四年,正好为这个重要的经贸平台作出阶段性的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78.
为了享受自由贸易的好处,就要开展国际多式联运。为了适应跨国企业I‘-IN门运输的迅速的国际运输需求.使用集装箱的运输在很多情况下效率较高。物流业者在提高运输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也不能不利用国际多式联运。另外,为了解决地球环境问题和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各国政府也要求将现在负担很重的卡车运输部分转向更利于环境保护的铁路和海上运输。国际多式联运作为高效的有利于环保的运输手段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发展国际多式联运,欧洲、北美和亚洲都制订了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79.
依托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0.
我国自由贸易港区的近期发展与远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货物运输的集装箱化,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猛增。现有港口管理体制、海关及边检、检验检疫的监管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货物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需要。国内部分港口集装箱国际转口箱量流失严重。围绕着国际枢纽港的地位,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通过各种措施与国内港口展开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