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59篇
综合类   33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基于格鲁吉亚E60项目,针对意大利IRD在欧洲标准化体系下提出的桥梁基底岩体质量指标RQD验收标准,结合实际桥梁扩大基础数量众多及传统钻芯测量的RQD值存在一定缺陷的问题,在有限的开挖面上,简化岩体体积节理数Jv测量方法,结合国际工程地质学会提出的J v与RQD相关性研究,提出该项目桥梁基底RQD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2.
现有的路堑高边坡由于当时开挖作业,必然改变了坡体的应力状态以及应力路径;由于卸荷的作用,坡体内部的节理裂隙张开,在开挖边坡面附近的坡体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松弛区。松弛区内部分危岩体脱离母岩,形成落石。针对广州地铁南沙平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引发的落石进行计算分析,对比考虑坡体植被阻尼作用条件下与未考虑坡体植被阻尼作用落石运动状态、停留位置、运动时间和速度特征以及与坡面碰撞等,并采用柔性支护方式拦截落石。结果表明:植被对落石阻尼作用明显;柔性防护措施有很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83.
三维节理元与有限元和无界元的耦合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三维有限元,无界元与节理元的耦合系统,利用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含有节理夹层不均匀坝基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系统既反映了实际单元情况,又具有良好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84.
吴建宾 《路基工程》2019,(1):176-179
以京昆高速公路曹家庄隧道工程为背景,运用连续介质与非连续介质数值模拟研究了破碎偏压小净距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研究表明:①隧道围岩在重力作用下,将向临空面塌落。根据连续介质数值计算得到围岩保持稳定,然而,由于节理面的存在,围岩将无法保持稳定,隧道的破坏由应力控制变为节理结构面控制;②根据计算分析得到施加锚杆加固后,围岩应力状况得到改善;③针对围岩结构几何失稳的特点,宜采取以轻型支护为主并保护围岩的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85.
利用一种接触摩擦单元,用有限元方法对一节理体模型的损伤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节理体损伤弹性随荷载方向与节理方向的相对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6.
节理型岩体损伤弹性的损伤力学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利用损伤力学方法计算具有均匀分布的节理型裂缝的块体的损伤弹性的方法。损伤弹性短阵的计算符合连续介质力学的对征,正定等一般原理,将损伤弹性矩阵直接用于一般线弹性有限元的刚度矩阵便可对节理型块体用一般有限元方法进行力学分析,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7.
福州机场二期高速金鸡山隧道是国内首例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隧道区域内节理发育,围岩较为破碎.文章以金鸡山特大跨度连拱隧道工程为实例,介绍了通过采用节理平均迹长和迹线密度估计方法中圆形窗口法,可快速、有效地估算工程区域内的节理平均迹长及迹线密度.  相似文献   
88.
UDEC离散单元法中关于裂隙岩体开挖模拟及水力全耦合分析模型,可用来分析裂隙岩体洞室开挖后,因围岩应力与水力耦合作用导致裂隙隙宽变化及渗流变化的过程。为了更为直观地了解耦合作用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本文以隧洞开挖为例,用开挖后隧洞内总涌水量来表征岩体的渗透特性。利用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块体边界、初始应力比、裂隙隙宽、裂隙夹角对开挖后隧洞内涌水量变化的影响,进而可以得出它们对裂隙岩体渗透性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随着块体尺寸和初始应力比的增大,隧洞内总涌水量减少;随着初始隙宽增大涌水量增大并当达到某一固定值后保持不变;隧洞涌水量在θ2/θ1=3.5,其中θ1=30°,即2组节理的夹角为75°处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9.
文章以玉山县高竹山隧道的围岩节理特征为基础,采用离散元软件UDEC建立二维计算模型,通过计算不同工况下的拱顶塌落高度值,研究了两组节理耦合工况下节理倾角、间距对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节理倾角的增大,塌落高度先增大(0°~30°时)后减小(30°~45°时)最后再增大(45°~90°时),且节理倾角为60°时塌落高度计算值与普氏理论值最为接近;当节理间距在0.2~1.0 m范围内时,随节理间距的增大塌落高度呈非线性减小;当间距接近1.0 m时,塌落高度降幅不明显;当间距不大于0.2 m时,计算值与普氏理论值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90.
由于节理、断层等不连续面的存在造成岩体变形的不连续性,并且对岩体变形、应力等力学行为造成重要影响。文章对已有的非连续变形分析程序进行了两点改进,采用改进的SSOR-PCG方法并且加入了位移收敛准则;应用改进后的程序对某公路隧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对关键点位移的监测优化了开挖顺序,结果表明对于左右洞室隧道一次性开挖比分步开挖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然后通过对关键点位移的监测,分析了锚杆的锚固效应,优化了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