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591篇
综合类   219篇
水路运输   717篇
铁路运输   261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机器人涂装替代人工喷涂,可改善作业环境,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提高车体油漆涂装质量.文章通过对轨道车辆车体涂装和机器人涂装的特点分析,设计适用于轨道车辆车体涂装的国产机器人生产线方案,为车体涂装国产机器人生产线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船舶》2020,(2):109-109
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的"振江号"顺利完成江苏如东风场的风机吊装任务,充分证明了"振江号"是经得起实战检验的风电重器,体现了MARIC的研发技术实力。风电重器,首秀惊艳"振江"号是MARIC为江苏振江新能源设计的国内首座1 200 t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是MARIC费龙大师工作室的又一力作,也是MARIC在新型海洋平台系列化研发方面的又一突破。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某车型城轨构架侧梁下盖板自动组焊工艺的特点、难点,着重分析了下盖板组成结构特点、工装夹具、组焊过程控制等对下盖板组成焊后尺寸、焊缝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对焊缝外观检验、探伤检验、宏观金相试验及下盖板组成焊后尺寸检验,对下盖板组成自动组焊工艺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企业原有生产圆盘类连接轴的工艺,设计了基于Cognex视觉的机器人自动搬运系统,将S7-300 PLC、Cognex视觉系统和FANUC机器人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了1台机器人同时为铣床和车床2个加工系统自动上下料;通过Profibus总线和Ethernet通讯将PLC技术、视觉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结合起来,发挥了工业以太网传输速度快、信号稳定的优势,提高了机器人的柔性取料能力;目前已应用在企业当中,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支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配KUKA机器人的国产化控制器即SMR-I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分析了控制器的硬件电路及设计、软件及控制器功能设计,给出了详细的电路框图和软件框图,给出了网压补偿、大电流测量、恒流控制的测试数据,介绍了配机器人的接口关系,介绍了控制器的抗干扰措施。SMR-I型控制器不仅可与机器人配套使用,而且又可与固定点焊机和双焊钳配套使用,SMR-I型控制器可贮十六套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在无需加电池保护的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用于焊接机器人的侧架支撑座夹具的结构和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8.
船舶除锈机器人驱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用在船舶除锈的磁吸附爬壁机器人本体驱动系统的设计,着重阐述了系统的驱动原理和驱动电路。系统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键盘以及通信接口可以方便的控制步进电机带动机器人本体运动,充分发挥了单片机的优势。实验表明,系统电路设计合理,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9.
胡敏  肖笑 《中国水运》2006,6(11):144-145
根据并联机器人液压伺服系统的特点,将积分变结构控制理论应用于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跟踪。在滑模控制中引入跟踪误差积分控制项,提高了跟踪精度,且消除了要求被跟踪信号导数已知的假设;同时,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对切换控制量进行模糊化处理,有效地削弱了滑模切换控制所产生的抖动。研究和实践表明:该控制方法对于并联机器人轨迹跟踪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南昆铁路二排坡隧道施工使用国内最新研制的低噪声高效率TZ63-12.5型子午加速式轴流通风机和WSFG型通风软管,后期施工中利用斜井抽出排烟的混合式通风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独头掘进2.4km通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