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01篇
综合类   72篇
水路运输   112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锌铬膜涂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粒状金属锌粉、铬酸和有机还原剂等材料制备了锌铬膜涂层,研究了锌铬膜涂层的成分、结构及有关性能.结果表明,实验中制备的锌铬膜涂层是由Zn·ZnO·Cr2O3·CrO3)组成,该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涂层涂覆的质量受涂液成分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该文首先阐述了桥面防水层的性能要求,并介绍了目前国内某些防水层设置的优缺点。鉴于这些防水层设置方案都存在或大或小的缺陷,长安大学专题组经研究,推出一种纤维增强型防水涂料,并成功应用于南京长江第四大桥。该文介绍了其施工技术方案,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3.
水位变动区钢管桩涂层修复技术经济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港联盟国际集装箱码头钢管桩涂层破损的实际情况,从技术特点、现场施工、后期维护管理、修复成本等方面对重防腐涂料修复技术和包覆防腐修复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经比选,确定采用包覆防腐修复技术(PTC新型包覆防蚀技术和矿脂防腐带冷包缠技术)对钢管桩水位变动区涂层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44.
变截面圆柱形空腔覆盖层吸声系数的二维近似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具有空腔周期性排列的粘弹性结构在水声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将包含变截面圆柱形空腔周期性排列的吸声覆盖层的一个单元进行分段近似成多层圆柱管结构,并应用子域分割法在分段的接合界面处满足平均轴向位移和平均轴向应力连续,给出了变截面圆柱形空腔吸声覆盖层吸声系数的二维近似解.分析了高阶传播波和分段层数对吸声系数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空腔形状对覆盖层吸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主要是最低阶传播模式对吸声性能起作用,喇叭型空腔结构较圆柱型空腔结构吸声覆盖层的吸声性能更加优良.在覆盖层设计中,空腔的形状应有一个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5.
<水平涂层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方法>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路面水平涂层的逆反射性能的测试方法,它的颁布为国内系统完整地开展路面水平涂层的逆反射性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给出了树脂自硬砂用新型水基涂料的特点及涂敷工艺规范,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新型水基涂料和正确的涂敷工艺规范,可强化型(芯)表面,防止铸造缺陷,获得优质铸件.  相似文献   
47.
根据波导有限元-传递矩阵法建立了背衬条件下的多层材料吸声覆盖层的理论模型并与仿真软件COMSOL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比证明模型有效。在COMSOL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单层壳体背衬和双层壳体背衬条件下的覆盖层的吸声性能并比较了在双层壳体背衬条件下不同空腔结构的吸声性能。结果表明:单层壳体背衬条件下,随着钢背衬厚度增大,吸声波峰向低频移动但峰值变小;两层壳体的水层厚度增大,波峰向低频移动,波峰渐渐增多,峰值减小;在非耐压壳体厚度增大时,三种厚度情况下的吸声系数曲线大致相同说明外壳厚度对于吸声系数的影响很小;圆柱型空腔在低频表现稍好一些,而椭球型空腔在整体表现均好于其余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48.
简要介绍美术涂料在大中型客车上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在大中型客车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等离子喷涂WC-17Co纳米涂层形成及强韧化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制备WC-17Co纳米涂层和普通涂层,以研究纳米涂层组织的形成机理、力学性能及强韧化机理.研究表明,纳米涂层中存在典型的纳米结构.在纳米WC-17Co喷涂粉末中,WC颗粒上弥散地分布的2~5 nm的亚微粒作为结晶晶核,有利于纳米结构涂层的形成.纳米涂层的硬度、弹性摸量、断裂韧性和结合强度都明显高于普通涂层,细晶强化是其主要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50.
低表面能船舶防污涂料的疏水结构及防污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料,添加纳米SiO2和超细颜填料粉体,制备了低表面能船舶防污涂料.用接触角检测仪测量涂膜表面的接触角,用数码显微镜观察水与涂膜之间的界面,用扫描电镜对涂膜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在大连湾进行实海挂板试验.结果表明,水滴与防污涂料涂膜的接触角可达149°,接触界面间存在着大量气垫,涂膜表面具有微米-纳米阶层结构,这是涂膜疏水及防止污损生物附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