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94篇
水路运输   69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Sideslip angle could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concerning vehicle's stability. Unfortunately direct measurement of sideslip angle requires a complex and expensive experimental set-up, 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implementation on ordinary passenger cars; thus, this quantity has to be estimated starting from the measurements of vehicle lateral/longitudinal acceleration, speed, yaw rate and steer angle.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sideslip angle is estimated as a weighted mean of the results provided by a kinematic formulation and those obtained through a state observer based on vehicle single-track model. Kinematical formula is considered reliable for a transient manoeuvre, while the state observer is used in nearly quasi-state condition. The basic idea of the work is to make u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kinematic formulation during a transient manoeuvre to update the single-track model parameters (tires cornering stiffnesses). A fuzzy-logic procedure was implemented to identify steady state or transi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2.
首先,介绍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预测方法(多步滚动预测)和基于智能模糊逻辑法则的施工变形控制方法对策;其次,介绍了基坑施工和盾构掘进施工变形智能预测与控制案例。经过应用实践,认为智能方法的优点是: 对于结构变形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隆起,智能方法所得的预测值(3~5 d)与其相应实测值的精度偏差一般为5%~10%;不只是可以了解到当天已发生的信息,还可预见3~5 d将要发生的变形位移和沉降/隆起等的预测定量值;在施工变形达到超限阈值前,采用智能模糊逻辑控制法则作处理,通过调整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即可使后续变形始终处于允许的限值之内,而无需附加额外的巨大花费,节约造价,节省工期,还可实现远程、无线、视频监控。在探讨地铁施工变形智能预测与控制的基础上,开发了盾构掘进施工中工程周边地表沉降/隆起变形的多媒体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程序软件,研制了盾构掘进施工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目前,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已在上海市沿江通道盾构施工中进行试验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最后,对人工智能科学发展的前景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3.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气电混合动力客车驱动模式和制动模式下的模糊控制策略,嵌入到ADVISOR模型中与电辅助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策略优于电辅助控制策略,实现了驱动模式下发动机和电机驱动扭矩的合理分配和制动模式下制动能量的合理回收,降低了客车耗气量,提高了发动机效率和整车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4.
为了克服传统工作流引擎构建不灵活和扩展不方便的缺点,论文探讨了利用Windows.NET框架进行工作流引擎设计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层思想,把工作流引擎分为流程内核、数据访问层和对外接口层三部分,实现了微内核的工作流引擎。设计完成的工作流引擎与传统工作流引擎相比,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同时把该工作流引擎应用到实际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5.
介绍了船舶车钟操纵主机模拟装置的硬件组成,工作模式,控制程序及监控界面组态。  相似文献   
13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model estimation approach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adhesion limit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the wheel slip/slide at the rail wheel-rail contact. Th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at the rail wheel-rail interface are both highly nonlinear and subject to changes due to exposure to external contaminations. The detection of adhesion and its changes is therefore scientifically challenging, but would provide a critical information in the control of trains to avoid undesirable wear of the wheels/track but also the safety compromise of rail operations. This study exploits the variations in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railway wheelset caused by the contact condition changes and applies a bank of Kalman filters designed at selected operation points for the adhesion estimation. A fuzzy logic system is then developed to identify the contact conditions by examining the residuals from the Kalman filters.  相似文献   
137.
介绍了一种以PLC为核心的船用柴油机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台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采用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模糊控制方案.利用一维模糊控制器和解耦控制规则,解决了输入量与输出量的非线性、大滞后、尤其是其深度耦合的问题,并利用汇编语言编写了控制程序.实际运行表明,试验台的温度控制误差范围不大于±5 ℃,流量控制误差范围为±5%.  相似文献   
138.
张敏 《中国水运》2007,7(7):171-173
针对一类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在系统不完全直接可测的情况下,基于李亚普诺夫理论设计方法,通过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逼近被控对象的未知非线性和引进一种误差观测器,设计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该方法考虑了函数逼近误差和系统外扰的存在,给出了这个界的自适应估计项,最后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稳定收敛。  相似文献   
139.
特征提取是水声目标分类的关键环节之一,用以获取各类目标的一些可鉴别性特征。螺旋桨轴频、叶率和叶片数是目标的本质性、鉴别性特征,是分类的重要线索。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系统的混合式特征提取器,先利用侧抑制神经网络从目标辐射噪声的包络谱中提取线谱序列,再利用模糊逻辑系统从线谱序列中提取出螺旋桨轴频、叶率和叶片数。对目标数据的分析表明:该特征提取器能够为目标分类提取有效的鉴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0.
薛惠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3):60-61,65
介绍了将PLC应用到高频液压振动桩锤测控系统中的研制过程,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论述PLC选型和系统软件设计的方法,给出了控制系统的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