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某型沉垫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总体参数及性能、沉垫设计和船体布置,并结合海上风电施工作业的要求,分析在设计该平台时需要考虑的一些特殊因素。该平台针对海上风电施工作业所进行的特殊优化布置,可为类似风电安装平台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
沉降控制和路堤填料紧张这两大技术难题一直困扰着高等级铁路、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土工合成材料在路基工程中的推广应用为这两大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王峰 《路基工程》2014,(4):232-235
库岸再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地质历史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控制,目前还没有严格的物理和数学方程能够解决这类问题,迄今为止的预测、防治方法多属于经验性或半经验性的。结合S211线大渡河猴子岩库区淹没复建公路愚公山段路基下边坡水库库岸再造防治方案研究,分析了库岸再造破坏的机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处置措施,对岸坡塌岸防治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4.
省道孙吴线小站至孙启庄段公路工程(原为大塘公路)是大同市通往京津塘地区的煤炭出口通道,也是大同市通往华北、东北各省的主要通道之一。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和近年来煤炭资源需求的急剧加大,在大吨位、大交通量运煤车辆的作用下,繁重的交通使该条路不堪负重,道路损坏严重,堵车现象时有发生,交通事故频发。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山西北部地区出省通道的交通运输条件,提高晋煤外运能力,推动地方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完善路网建设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前,矩形隧道中道床减振垫整体道床的传统施工方法是采用先修筑侧边排水沟再浇筑中间整体道床的施工程序。以郑州地铁1号线道床减振垫整体道床施工为背景,介绍了一种适合矩形隧道中道床减振垫整体道床施工作业的新方法。这种新工法的特点是道床减振垫的铺设先于两侧排水沟,具有施工工装体系简单、效率高及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26.
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层之间设置聚酯玻纤布夹层,可以有效的延缓裂缝扩展到沥青层,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夹层的黏附性是影响聚酯玻纤布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从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两个方面论述了介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层之间聚酯玻纤布的层间黏附性。首先,利用通用BISAR程序,分析了聚酯玻纤布上下表面剪应力的变化规律;其次,利用万能试验机模拟剪切试验对聚酯玻纤布夹层的抗剪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黏层油种类、黏层油用量、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聚酯玻纤布夹层抗剪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聚酯玻纤布夹层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层之间设置聚酯玻纤布夹层,可以有效的延缓裂缝扩展到沥青层,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夹层的黏附性是影响聚酯玻纤布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从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两个方面论述了介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层之间聚酯玻纤布的层间黏附性。首先,利用通用BISAR程序,分析了聚酯玻纤布上下表面剪应力的变化规律;其次,利用万能试验机模拟剪切试验对聚酯玻纤布夹层的抗剪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黏层油种类、黏层油用量、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聚酯玻纤布夹层抗剪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采用拉拔试验对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试验段的聚酯玻纤布层粘结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聚酯玻纤布的粘结性能优于SBS防水卷材;桥面上的聚酯玻纤布粘结性能相对于隧道铺面中的要好。  相似文献   
29.
聚酯玻纤布具有变形能力强、可承受较大拉应力的优点。将其置于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可用于减缓或防止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对聚酯玻纤布防裂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TruePave聚酯玻纤布进行了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玻纤布能较好的解决反射裂缝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0.
车站主体结构钢筋与地网的连接方式是城市轨道交通接地系统及杂散电流防护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直接影响人身、设备安全及杂散电流分布。分析了结构钢筋是否接地对人身安全的影响,仿真计算分析了结构钢筋接地以及对杂散电流防护的影响。结果表明,主体结构钢筋与地网连接可有效保证车站人身及设备安全,并不会额外增加轨道对排流网和结构钢筋的泄漏电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