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167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目前通航河道上船舶撞桥事故频发,而桥梁往往缺乏有效防撞设施的现状,提出新型三桩式桥梁防撞设施的设计方案.三桩式桥梁防撞设施具有占地少、造价低和吸能效果明显等优点,能够满足运河桥墩防撞的要求.根据船舶与桥梁碰撞的相关理论,采用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模拟船舶与三桩式防撞设施的碰撞作用,深入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22.
长江危险品船舶交通事故应急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江危险品船舶交通事故应急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特点,从应急系统中应急资源的投入产出的整体相对效率考虑,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长江危险品交通事故应急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用神经网络对评价所得数据进行训练,并对生成方案的效果进行预测,从而获得全局最优的危险品交通事故应急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目前长江危险品船舶交通事故应急资源的科学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应用MIKE21数学模型对天津近岸海域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考虑天津近岸海域5个典型河口污染物输入的影响,计算了大小潮作用下COD输移扩散范嗣,并研究了岸线变化对COD输移扩散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岸线的变化对北塘口及天津港附近COD的输移扩散有较大影响.岸线变化后,大小潮高低潮时刻对应的0.001 mg/L浓度等值...  相似文献   
24.
乌江思林枢纽已建与Ⅳ级航道相适应的通航建筑物不能满足按Ⅲ级航道规划的年过坝货运量要求,拟建思林二线通航建筑物。针对拟建的通航建筑物设计方案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较差的问题,进行正态物理模型研究。采用水流试验、流场实时测量与自航遥控船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通航建筑物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和船模操控,通过方案优化比选,得出口门区最优方案布置和适航流量,结论是口门区最优方案为本文修改方案3布置形式,口门区最大通航流量建议采用1 793.8 m3/s,解决了该通航建筑物口门区通航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5.
为确保桥梁水域桥墩安全与船舶通航安全,通过对长江水域船舶通航环境与水域安全现状以及船撞桥事故统计分析,提出开展桥墩主动防船撞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利用船舶操纵理论与船间水动力干扰相关理论,建立了船间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模型,并据此建立了桥墩主动防船撞系统,将桥墩由被动结构防船撞转变为非结构主动防船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桥墩主动防船撞系统原型。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利用船舶操纵理论与船间水动力干扰相关理论,建立了船间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模型,首次将桥墩的被动防撞转变为桥墩主动防撞,并开发出桥墩主动防船撞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26.
感潮河段设计通航水位确定方法及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潮河段因受上游径流和下游潮汐的双重影响,航道设计通航水位确定方法和标准需考虑两方面的因素,目前尚无定论。通过分析内河和海港设计通航水位确定方法的特点及异同,以长江、珠江等感潮河段水文站的实测资料为依据,分别按两种方法进行实例计算,探讨其适用性,并针对区段划分、标准确定及其衔接、样本资料取用年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7.
对美国桥梁最高通航设计水位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最高通航设计水位的计算方法进行评议。  相似文献   
28.
文章就山区通航河流的基本特征、河道特性,阐述了桥梁在选址和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在建桥对河道通航影响作出评价的基础上,简述了保障桥区通航安全的相应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29.
适航水深测量技术介绍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航运业的日益发展 ,船舶大型化和港口深水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淤泥质港口使用者及管理部门对采用适航水深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而要想利用适航水深 ,首先必须解决适航水深测量技术问题。文中对适航水深测量技术进行了介绍及分类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0.
山区天然河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频率与保证率概念的基础上,为使规范中的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相同,并同时直接计算通航期,对山区天然河流最高通航水位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根据山区天然河流的实际情况,由频率法改成保证率法是较合理的,并通过29个通航河流的水文站资料,对2种方法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