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173篇
综合类   156篇
水路运输   570篇
铁路运输   72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菅磊  盖英志 《隧道建设》2008,28(3):285-288
 在软弱围岩中开挖隧道,各断面变形值差异很大,这给预留变形量的确定造成很大困难;按预留变形量加工的钢架,难以与随时变化的断面形式及设计要求的轴线相吻合。就预留变形量不定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汪乐  王涛  宋磊 《隧道建设》2018,38(12):2006-2012
地铁明挖车站和市政桥梁合建时,为同时满足2种不同类型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需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析研究,以采取合理可行的结构形式。依托成都地铁白佛桥明挖车站与其上部市政桥梁的建设,总结国内类似工程经验,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桥梁承台与地铁车站顶板进行固结连接,桥梁跨度与地铁车站框架柱跨进行匹配,同时桥墩避开地铁车站端头井、换乘节点等复杂结构受力区域进行布设; 建立三维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分析上部桥梁荷载对地铁车站结构构件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桥墩影响范围内的车站顶底板和侧墙的厚度及配筋进行增强,桥墩轴线下方的地铁车站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以满足合建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裂缝控制等要求。另外,选取LS-DYNA软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合建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 车站板、墙、梁等构件在支座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各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强度及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3.
王焕  李盛 《隧道建设》2018,38(11):1765-1771
为了得到矩形、拱形截面明洞土压力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 1)截面形式对明洞土压力大小影响很大,且基础刚度不同,差异性明显。拱形截面明洞洞顶轴线处竖向土压力大于矩形截面明洞。2)刚性基础拱形截面明洞洞顶同一平面竖向土压力变化呈减小-平缓的趋势,而柔性基础呈减小-增大-平缓的趋势; 矩形截面明洞呈增大-减小-平缓的趋势。3)刚性基础明洞洞顶同一平面水平土压力分布形式呈现出2个拱形,而柔性基础明洞仅在洞顶上方出现1个拱形。4)刚性基础拱形、矩形截面明洞洞顶至0.6倍洞高范围内土体位移分别呈“W”、“双V”形分布,0.6~3倍洞高内均呈“V”形分布,3倍洞高以上无相对沉降,而柔性基础明洞土体位移在0~3倍洞高内均为“V”形,3倍洞高以上无相对沉降。  相似文献   
104.
周华贵  王丽 《隧道建设》2018,38(7):1189-1195
为有效解决汕头市苏埃通道工程遇到的海底硬岩、孤石群及高烈度抗震等技术难题,从海底隧道横断面、平面及纵断面方案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和结论如下: 1)对两管方案与三管方案进行比较,在海底硬岩处理方面,2种方案施工风险无本质区别,但两管方案可利用车道板下空间解决消防防灾问题、取消隧道联络通道设置、降低施工及抗震风险,优于三管方案; 2)从抗震、工程造价、结构受力及隧道运维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盾构管片采用单层预制结构优于管片内置二次衬砌结构; 3)隧道平面方案需摸清海底硬岩及孤石群分布范围,结合码头、港池及锚地等控制因素综合确定; 4)隧道纵断面方案的确定,需充分考虑海底硬岩、孤石分布规律以及最小覆土、主航道规划标高、港池范围等控制因素,避开硬岩及孤石群,以减小隧道修建难度和风险。  相似文献   
105.
利用ADV流速测量仪,通过对超高水头船闸闸室内流速及流速分布的测定,详细比较了明沟消能与盖板消能的消能特性、消能效果和消能方式,可为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消能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海上搜救中搜寻区域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洋面模式下根据最后已知的位置报告及风流信息,确定搜寻目标漂移后的搜寻区域的具体方法。用计算机程序实现了包括总水流矢量的计算、风压差的计算及位置总或然误差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7.
Ships of opportunity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ocean–atmosphere CO2 fluxes in the English Channel and Southern Bight of the North Sea. Continuous underway measurements of the fugacity of seawater carbon dioxide (fCO2sw), chlorophyl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have been performed along 26 transect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s. The spatial fCO2sw distribution along the Channel and Southern Bight is modulated by the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water mixing between inputs from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and riverine discharges.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fCO2sw is assessed and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biology and temperature effects, these having similar impacts. The variation of fCO2sw shows similar interannual patterns, with lower values in spring. The annual average of air–sea CO2 fluxes places the English Channel as neutral area of CO2 uptake. The spring and autumn data allow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distal and proximal continental areas. The Southern Bight shows a tendency towards net CO2 uptake on the distal continental shelf, whereas the Scheldt and Thames Plumes show a CO2 source behaviour on the proximal continental shelves.  相似文献   
108.
蒋庆 《水运工程》2007,(9):123-126,136
对20万吨级以上、动力要素十分复杂的海域,码头轴线的确定需要考虑船舶对码头结构的作用、码头可作业天数及作业效率、航道引水靠泊作业等多种要素。以大连矿石专用码头工程为背景,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系统测量了波浪、潮流、风等动力要素耦合作用下的船舶对码头结构、系缆设施及护舷的作用;给出了波浪和潮流不同夹角时船舶系靠泊状态下的运动量及缆绳拉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水文资料及水动力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考虑航道引水靠泊作业之要素,优化确定出码头轴线方位,该结果可为同类码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吊舱推进器螺旋桨的敞水性能数值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AU型螺旋桨图谱,应用升力面理论涡格法计算系列大毂径MAU型螺旋桨敞水特性,以单元函数法将敞水性能表达成为毂径比和进速系数的函数,通过二元多项式插值法将MAU型螺旋桨敞水特性拓展到包括大毂径比的POD螺旋桨的敞水性能曲线。  相似文献   
110.
LSBLGR-S系列海水源热泵机组设备在天津港船闸所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LSBLGR-S系列海水源热泵机组设备在天津港船闸所的应用。该设备高效节能,运行稳定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