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64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67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SBS改性沥青的性能、生产过程 ,SBS改性沥青在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中的用途 ,多孔隙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渐开线齿轮磨损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渐开线齿轮磨损的数值仿真模型,开发了计算动态磨损过程的软件,可计算齿轮磨损量的渐变过程与所经历时间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齿轮磨损动态仿真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3.
城市路面硬化程度越高,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就越大。修建生态型渗水路面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渗水路面结构由渗水路面砖和透水基层结构组成。适用于城市人行道、居住区内部道路、城市广场路面及小型车停车场等。该文介绍了生态型渗水路面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94.
深层水平封底在巨厚砂卵石层基坑地下水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树辉  车灿辉  吉泳安 《隧道建设》2019,39(10):1657-1665
为解决临江巨厚潜水含水层深基坑工程面临的地层渗透性强、涌水量大、降水难度大等问题,依托福州地铁2号线桔园洲站基坑工程,采用理论分析及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地下连续墙深度及深层水平封底止水效果与基坑涌水量、坑外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确定地下连续墙插入深度最优值及深层水平封底位置、厚度。工程实践表明: 1)深层水平封底实际止水效果平均达到93%以上,涌水量减少75%,有效降低了降水难度,确保了基坑工程安全顺利完工; 2)对巨厚强透水砂卵石且止水帷幕难以落底的深基坑工程,在悬挂式竖向止水帷幕基础上,设置深层水平封底止水帷幕,能有效减小坑底地层垂向渗透性,减少基坑涌水量; 3)水平封底位置需满足抗突涌要求,且上部预留一定的空间布置降水井滤管,抽排由封底渗漏至坑内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95.
基于港口建设导致近岸沿线海、陆域生态系统环境逐渐退化的现状,以集装箱港区为例,进行港区陆域低影响开发研究。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概念融入港区建设,通过引入合理水文径流分析模型,对港区各功能区的低影响开发提出径流控制要求;同时,采用创新性的平面及结构设计方案满足低影响开发控制要求,促进集装箱港区雨洪资源的重复利用。结果表明,在各类码头中,较为适合进行低影响开发的主要为件杂货及集装箱堆场;海绵港区须重点针对堆场及道路进行低影响开发。  相似文献   
96.
以虎门港沙田港区5号、6号泊位工程为实例,介绍了真空电渗井点降水及低能量强夯加固的技术原理、技术要点及施工效果分析,归纳了该技术的综合效益,是一种新的工艺,在软土地的处理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为了分析带边缘排水系统的排水性基层路面结构的排水效果,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对高速公路路面结构降雨入渗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二维路面结构渗流分析模型,并采用AASHTO评价指标t50进行排水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没有内部排水系统的路面结构中雨水排出很慢,并会在基层与底基层中长时间滞留;带边缘排水系统的排水性基层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98.
采用水泥裹石法拌和无砂多孔混凝土,并采用静压成型工艺.实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浆集比、孔隙率的透水混凝土强度,在保证所需透水性能和强度的前提下确定最佳配合比参数,为多孔透水性混凝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透水框架作为一种减速促淤的整治建筑物,近年来在航道整治工程逐步得到推广,在守护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发了一种新型透水框架——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并在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一期工程通州沙潜堤护底中进行了试验性应用.确定合理的透水框架护底检验标准,是保证防护效果的重要基础,而目前的航道整治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通过水槽试验提出透水框架护底的检验标准,利用测扫声呐图像分析提出相应的检验方法,并进行了室内光学图像试验验证,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0.
透水模板在盐田港区三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傅立容 《水运工程》2004,(10):36-39
在盐田港区三期工程中,对透水模板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工程中应用。试验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透水模板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