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122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45篇
铁路运输   78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This review presents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state-of-the-ar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modeling,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thruster-assisted position mooring (TAPM) systems. The survey serves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exploring automatic control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solutions proposed for TAPM systems. A brief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mooring systems is given. The kinematics and a simplified kinetic control-design model of a TAPM system are derived in accordance with established control methods, including a quasistatic linearized model for the restoring and damping forces based on low-frequency horizontal motions of the vessel. In addition, another two mooring line models, i.e., the catenary equation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 are presented for the purpose of higher-fidelity simulations. The basic TAPM control strategies are reviewed, including heading control, surge-sway damping, roll–pitch damping (for semisubmersibles), and line break 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Details on the concepts of setpoint chasing for optimal positioning of a vessel at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are discussed based on balancing the mooring forces with the environmental loads and avoiding mooring line failure modes. One method for setpoint chasing is the use of a structural reliability index, accounting for both mean mooring line tensions and dynamic effects. Another method is the use of a lowpass filter on the position of the vessel itself, to provide a reference position. The most advanced method seems to be the use of a fault-tolerant control framework that, in addition to direct faul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in the mooring system, incorporates minimization of either the low-frequency tensions in the mooring lines or minimiz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indices for the mooring lines to select the optimal directions for the setpoint to move. A hybrid (or supervisory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is also presented, where a best-fit control law and observer law are automatically selected among a bank of control and observer algorithms based o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ea-state and automatic switching logic.  相似文献   
52.
从动车组位置追踪系统的系统原理、系统接口等方面出发,分析了系统日常应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动车段/所位置追踪系统的设计、应用和维护提供了积极的思路。  相似文献   
53.
随着直接由GPS相对定位获取高精度的工程坐标成为可能 ,由GPS测定WGS 84坐标系的坐标 (或坐标增量 )至用户定义的工程坐标系坐标 (或坐标增量 )所需的转换参数的获取方法以及精度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提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在给出不同条件下坐标转换参数的获取技术的基础上 ,对转换参数的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对转换网的要求提出了定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54.
RV传动太阳轮浮动位移量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高精度RV传动输出机构因构件杆长偏差和铰链运行副间隙而使与渐开线行星齿轮相固联的3个曲柄不能保持平行的状态下,太阳轮中心产生浮动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的计算模型。在这一位移状态下,太阳轮的3个啮合法向力趋于自相平衡,提出了3个啮合作用力的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数值计算例证。  相似文献   
55.
城市浅埋隧道施工对地面房屋影响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隧道的修建,浅埋隧道穿越房屋的数量明显增多.应用三维有限元计算地面房屋横跨凹凸区的工况,得出了房屋不同区域部分与不同方向的变形规律,为隧道接近建筑物施工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为了合理控制车辆轮对定位间隙,提高磁流变耦合轮对车辆在高速时的横向动力学性能,建立该车辆的空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轮对纵向定位间隙对车辆临界速度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纵向定位间隙的增大能使磁流变耦合轮对车辆的临界速度急剧下降,轮对横移量和冲角、轮轨横向力和车体横移加速度快速增大;只有在小间隙的条件下,车辆在高速铁路上才具有较高的临界速度和较好的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57.
荷载横变位下箱梁剪滞效应的二次抛物线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于以往将荷载作用于箱梁的肋板处研究剪力滞效应,采用将对称的荷载作用于上翼缘板的其他横向位置,结合数值模拟的结果,以二次抛物线作为箱梁翼缘板的纵向位移函数,通过能量变分法,推导出荷载作用在横向任意位置时箱梁的应力,从而得到荷载在不同横向位置时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捣固车弦测法拨道测量原理及残留误差,在自主开发轨道几何参数自动引导计算机AGC时,引入轨道绝对位置偏移量数据接口,实现精确拨道作业。通过现场作业试验,将作业前精确测量的轨道偏移数据输入AGC,捣固车能够消除绝对位置误差,作业后线路绝对位置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9.
根据深圳地铁3号线的运营需求,依据基于无线通信的列控信息传递及列车位置通信原理,阐述相应的移动闭塞设计理念.结合工程,采用推导的描述方法,提出系统应用于工程的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0.
赵鹏  耿鹏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6):144-148
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为了保证运营安全,CBTC列车降级后,ZC判断列车可能占用位置时会以牺牲精度为代价,以计轴为单位判断非通信车的占用位置,将占用计轴两侧的空闲计轴均作为非通信列车可能运行范围.现对该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在ZC和CI设备融合基础上判断列车占用位置的新方法,实现了列车占用位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列车占用位置的精度,可适应CBTC混跑模式下更小间隔、更高速度的线路应用需求,同时可提高判断计轴设备故障的准确度,对提升CBTC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