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44篇
综合类   143篇
水路运输   77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01.
Recent emphasis i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coastal zone regions has created the need for more effective tool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to aid policymakers and planners in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preservation of coastal zone areas. New agencies with broad powers have been created at both state and federal levels to deal with growth management in large coastal regions. However,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CZM) agencies have not yet been able to deal effectively with development processes. A “holding action”; is being maintained in the face of mounting pressure by developers, while planners struggle to develop (1) a data base with sufficient detail for planning; (2) a fair and rapid process for review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s and granting of development permits; and (3) a system for making the development permit application process more routine. The key to success of the CZM process is the development of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created explicitly for CZM. The prototypical system designed by the authors combines graphic display capabilities (i.e., map display) with interactive on‐line computing and large storage‐capacity computers. Problems of data structure development are documented, together with problems of assembling a large‐scale, highly detailed data base.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s the need for well‐developed objectives and specifications for the use of computer‐based data in resolving dispute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A set of objectives and specifications for a prototypical coastal zone MIS is developed. The system is described in detail, showing how its capabilities directly address policy questions formulated by coastal zone planners.  相似文献   
102.
过去百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变化,技术中心和制造中心不断转移和分离.进入21世纪,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带动沿海港口运量规模的增长.近年来,受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开始出现转移趋势. 一方面发达国家将其制造业企业从国外转移到本土,另一方面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转移.制造业的这种转出无疑将导致制造业产出量的变化,进而引起我国未来进出口贸易量和港口吞吐量的变化.首先,分析了全球制造业中心历次转移情况及其引发的各转移阶段国际货物运输特征;其次,分析了我国港口吞吐量与制造业规模间的关联性;最后,结合制造业离岸和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重点研究了离岸和回流对我国港口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美双边贸易额,我国出口总额等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受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及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驱动,制造业离岸动力增强,制造业回流趋势可能继续保持;考虑到制造业离岸和回流的影响,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乏力,货运品类结构将由干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倾斜.未来我国港口应调整资源和集疏运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相似文献   
103.
为满足高功率微波辐射天线对其馈电系统的要求,针对现有高功率多路功分器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新 型的高功率16路功分器.该功分器由同轴波导-4路矩形波导、H-T分支和波导同轴转换3个元件构成,其16路 输出具有等幅同相的功率分配特性.设计了中心频率为2.85GHz的功分器,并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试验研 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功分器在中心频率2.85GHz下,传输损耗约0.4dB,驻波系数为1.3,输出功率不平衡度约 暲0.7dB,相位不平衡度约5;在2.78 ~ 2.92GHz的频率范围内(中心频率的5%带宽),传输损耗小于 0.6dB,驻波系数小于1.5.分析结果还表明,该功分器的功率容量瓶颈在输入同轴波导处,与内部其他结构无 关,因而可实现对高功率微波源输出功率的分配.   相似文献   
104.
现行《著作权法》关于传播权的规定,体系杂乱,各项权利涵盖范围之间存在重叠,文字表述过于僵化,不具弹性,无法很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建议对现行的传播权类型进行整合,引入技术中立、涵盖范围广泛的"向公众传播权"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5.
在海上货物运输领域,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是证明货物由承运人接受或去装船的单证;是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保证。提单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符合债权凭证的特征。基于运输合同的性质,收货人或提单持有人要求承运人凭单放货这一权利是一种基于合同约定而产生的债权请求权,而承运人根据提单据以交货也是一种基于合同的义务。若承运人无单放货或是其它行为导致收货人或者提单持有人债权无法实现,承运人应当承担的是违约责任。因此,在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提单是作为一种债权凭证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6.
基础设施扩容为主的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建设,成为目前各大城市普遍采取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手段,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存在资金和建设时间持续问题,如何对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重新划分成为治堵工作的关键.本文以综合交通模型为基础,形成以地面公交路权优先为突破口的交通系统容量优化方法,提出交通系统人次容量定义,构建度量舒适性和可控性的评判标准,建立层次化的公交专用道布设方法,动态调整地面公交和小汽车的路网资源比,保障地面公交路权,达到小汽车和公交出行时耗的相对均衡,实现交通的个体最优向系统最优的转化,形成一条落实公交优先的新路径.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将容量分析技术应用到实际路网,提出以公交专用道方案为主的道路资源定量分配方案,落实公交优先,指导广州市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107.
综合广场交通影响分析若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规模的综合广场建设项目要通过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达到交通控制指标或相关要求。首先阐述了交通影响分析的目的,然后分析了交通影响分析中各相关单位的责权关系和开发商由被动到主动解决交通问题的观念转变。项目开发规划方案确定后,相关的交通组织优化是保障项目正常运作的关键,针对项目开发可能出现的各种交通问题,提出了在综合广场交通组织优化中可保障基地内外交通顺畅、安全的一些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8.
为求解出支盘桩受压时扩径体处相关力学性状,并预测桩基沉降,结合圆孔扩张理论求解出扩径端力与位移关系,并对支盘桩应用荷载传递法。将支盘桩在竖向受压扩径体向下挤土位移的过程,看作土体中的圆孔扩张课题,在合理假定的基础上,分析受压时扩径体与相邻土体的相对位移,推导出扩径体水平内压力与竖向位移的关系,对扩径体下侧面进行力学分析,得出桩土接触作用面A'C段的变化规律及扩径端阻力与竖向位移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参数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桩侧荷载传递函数为双曲线型,桩端为线弹性,对支盘桩应用荷载传递法,得到桩顶沉降曲线及桩体内力。研究结果表明:以圆孔扩张理论推导出扩径端阻力与竖向位移关系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扩径体的几何构造特点和挤土效应,扩径端阻力能充分体现对挤扩角的敏感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扩径体水平内压力在倒圆台形下侧面呈现非线性分布,随着初始孔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竖向位移的增加,水平内压力分布的非线性愈加明显;水平内压力值随着竖向位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挤扩角的增大而减小;考虑圆孔扩张理论的支盘桩荷载传递法能有效地求解支盘桩沉降及相关力学性状,且对于支盘桩而言,挤扩角引起的扩径端阻力变化比单纯的侧阻变化更能影响最终承载力。相关方法和结论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地铁盾构支洞步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助锋  陈馈 《隧道建设》2011,31(5):615-619
在对以往盾构始发、盾构过站、盾构过钻爆段等施工方法及步进装置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会展中心交通工程礼嘉站-平场站区间和平场站-黄茅平站区间工程实际,对盾构小曲率半径、长距离步进方式及步进推力装置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安全、高效、适用于小曲率半径长距离盾构步进的施工新方法,有效减少了工程成本、缩短了盾构步进时间。  相似文献   
110.
金山支线开行市郊列车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客运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利用金山支线开行市郊列车的可行性作了分析。对金山支线通过能力的利用率以及可开行的市郊列车对数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出可以利用改造后的金山支线开行市郊列车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