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铝包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受流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各种试验条件下(包括不同的滑动速度,接触压力,受流电流和接触导线表面不平度等参数),对铝包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铝包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具有优良的耐受流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62.
弹性链型悬挂高速接触网参数的选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研究弹性链型悬挂高速接触网参数对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维接触网模型和质量-阻尼-刚度受电弓模型,对时速350 km弹性链型悬挂高速接触网/受电弓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考虑到接触压力和运行的安全性,对不同的动态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据此选取合适的高速接触网参数.研究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应优先采用120 mm2镁铜合金接触线,张力不宜小于27 kN;承力索采用120 mm2铜合金绞线,张力约为23 kN;跨距取55~60 m;结构高度取1.4~1.6 m;弹性吊索张力不小于3.5 kN;弹性吊索长度取16 ~18 m;支柱吊弦间距约为4.5 m;接触线坡度应控制为0;尽量避免波长为吊弦间隔2~6倍的接触线不平顺.  相似文献   
63.
针对成都地铁2号线部分区间穿越由粘性土、卵石、泥岩组成的膨胀性地层的工程实践,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在膨胀土位于管片结构周围不同位置时,在不同的膨胀接触压力下,管片结构的变形和内力情况.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当膨胀土位于隧道下方或上方时,膨胀土的膨胀将会增大管片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对于这类区段,隧道设计上应增加配筋量或采用通缝拼装方式;施工上要避免引起周围地下水位发生变化,应增强管片防水性及保证注浆质量.  相似文献   
64.
针对滑动摩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叙述,将离散元理论引入滑动摩擦研究,应用基于该理论的三维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PFC3D)建立了滑动摩擦模型,重点分析了接触压力、表面粗糙度和相对滑动速度等因素对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与经典摩擦理论结论进行了对比和讨论,最后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5.
为提高艉轴承承载能力,建立船舶艉轴承与艉轴接触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探讨艉轴承接触压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过大的艉轴转角会导致艉轴承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峰值压力增大。艉轴承弹性模量、径向间隙、厚度对接触压力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如果材料模量与轴承间隙越小,轴承厚度越厚,则压力分布越均匀。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机械插口接头的强度随管道力学性能及尺寸的变化,并改进接头强度的计算方法以保证其强度在工作压力作用下的均一性,文中采用Генки-Ильюшина的塑性变形理论对接头进行强度分析,采用有限元法与迭代和逐次逼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深入分析了不同直径比和壁厚,不同弹塑性管材以及工作压力对机械插口接头的影响。对提高接头在不同初始参数条件下的强度均一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7.
为获得纤维增强应力吸收层的最佳防裂性能,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货车的实测接触压力,分析纤维增强应力吸收层对基层存在裂缝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中应选择侧荷位作为临界荷位设置纤维增强应力吸收层,可以明显减少沥青面层在裂缝区的应力集中;纤维增强应力吸收层弹性模量取50~200 MPa是合适的;应力吸收层的厚度宜为5~15 mm。  相似文献   
68.
针对采用检测方式无法较好地实现对动车组弓网高频动态特性进行测试的问题,开发了基于TMS320C5402的检测系统,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文中计算了相关检测算法,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说明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完成了系统的软件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目录摘要:本文提出了通过测量动车组受电弓滑板变化状态并用配套算法计算出相应参数的方法,设计了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69.
德国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德胜 《电气化铁道》2004,(3):13-14,17
介绍了德国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动态检测车的技术原理及特点,接触网主要参数的测量以及检测数据的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70.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三维多孔介质中固结问题的基本方程为基础,提出了强夯问题的力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变分原理及其有限元格式,用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单元法模拟了单点单次夯击过程。在算例中给出了在夯击过程中地基内各点的应力、位移以及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求出了夯锤的最大夯沉量以及接触压力和夯沉量与时问的关系,计算了夯击结束后地基内孔隙压力随时间的消散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浦东国际机场场道强夯法施工现场的测试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