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75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88篇
综合运输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结合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陆域段对CRD1、CRD3部超前和CRD1、CRD2部超前两种施工工序的结构内力,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吻合良好。研究表明,在两种施工工序条件下,随施工部的开挖,结构内力呈增大趋势,但仍满足施工安全要求.且CRD1、CRD3部超前时的结构内力略小于CRD1、CRD2部超前时的结果,为隧道的信息化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
李金梗 《隧道建设》2008,28(4):399-402
分析拱顶下沉、水平收敛以及内力量测对隧道结构安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大跨度海底隧道采用CRD法施工时,以隧道拱顶下沉为主作为施工监测控制基准比较合理。结合在建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现场监测数据和工程险情资料,对该隧道CRD法(导坑施工顺序1-3-2-4)施工位移判定基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拱顶下沉量以及拱顶下沉速率的控制基准。研究结果为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信息化施工和现场控制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3.
微建议     
层,造成桩腿下陷,导致船体站立不稳引起倾斜,业内俗称“穿刺”,可谓是沉管成功铺设的“拦路虎”。深中通道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海底沉管隧道,其海底隧道由32节巨型沉管组成,建设规模为世界第一。这其中离不开一航局为深中通道量身打造的海底整平“神器”——世界最大最先进的沉管基床碎石整平船“一航津平2”,由它负责沉管基床整平工作,为沉管安稳入海、实现水下毫米级对接,建造平整密实的基床。  相似文献   
84.
在高盐高湿环境的海底隧道内,轨旁电务器材腐蚀情况较为严重,对信号传输和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通过对高盐高湿隧道环境调研,量化隧道内环境指标,结合隧道环境评估结果制定腐蚀加速实验的环境谱,在实验室进行加速盐雾试验,选取实验样品的失重比表征腐蚀程度,结合腐蚀动力学评价方法进行金属腐蚀寿命评估方法研究。为海底隧道轨旁金属器材的腐蚀寿命评估和腐蚀防护提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85.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六车道桥岛隧相结合的跨海大桥。大桥的深海隧道沉管对接,是整个工程中最难的部分,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难的海底隧道工程,被称为与"神九"和"天空一号"太空对接比肩的"深海之吻"。大年三十的上午,在离陆地10海里的"海趸1550"上,有值班人员33名,到沉管浮运的时候,将有100多人到现场值守。而参与沉管浮运的所有人员,春节都是无法休息的。"我们是5天轮班制,轮班的同事都集中生活在2100平方米的‘海趸1550’上,白天晚上都工作、生活在  相似文献   
86.
英法海底隧道高速铁路线(CTRL)是英国100多年来新建的第一条主干铁路,其最高时速达300km,是欧洲高速铁路的重要标志和重大交通工程之一。通过分析CTRL的修建背景、建设目标、建设历程及工程特点,分析了此线无论在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融资管理,还是在市场竞争的应对上都是欧洲新建高速铁路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87.
由上海建工基础公司研制的我国首台应用于海底隧道掘进的φ5.6m土压、气压平衡式复合盾构机已在建设中的浙江国华宁海发电厂循环水海底进水隧道工程中,成功掘进150m。  相似文献   
88.
将存在裂隙的岩体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建立海底隧道稳定渗流分析计算模型,并对渗流场相关特性进行探讨;结合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计算注浆圈对渗流场影响.结果表明:海底隧道防排水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注浆圈堵水效果与其厚度相关,且注浆圈厚度与其渗透系数成正比.但当围岩渗透系数与注浆加固圈渗透系数之比大于100,且注浆圈厚度不小于10 m时,注浆圈渗透系数、注浆圈厚度对隧道涌水量均影响不大;隧道涌水量和控制排水量之差越大,衬砌外水压力越大;为减少涌水量,可以采用注浆圈封堵地下水渗流通道,衬砌外水压力将显著降低.当处于自由排水阶段时,衬砌不承担水压力,隧道涌水量与控制排水量相等.  相似文献   
89.
复杂条件下海底隧道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隧道所处地段地质条件复杂,海域地段存在多处风化深槽,岩体主要为全强风化花岗岩,岩体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安全穿越风化槽是隧道施工的难点。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0.
超前地质预报是一项较新兴的专业,目前普遍存在经验不足、准确率不高、设备国产化程度不高等难题。为规避海底隧道施工的高风险,本工程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介绍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可为相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