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1篇
  免费   550篇
公路运输   504篇
综合类   1520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3815篇
综合运输   49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522篇
  2008年   485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故障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故障的分析,笔者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预防和处置措施,并提出“预防为主、全面整治、提前控制、及时救援”的工作思路,对于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阐述了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11号线项目特点,介绍了城市铁路的主要特征,论述了车辆制式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了A^+概念车,创新了设计。  相似文献   
24.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中的部分区间隧道要利用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人防工程(简称“7381”人防工程),其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及修复整治利用方案的可实施性,成为整个一期工程重.最研究的内容。在综合工程预、工可研报告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既有人防工程的病害原因进一步分析研究,选择各种合理、可行的加固修复措施,并结合线路、限界、轨道、排水、防迷流等各项技术要求,形成一套利用既有人防工程较为完整的整修方案。  相似文献   
25.
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员流动频繁,尽管其交通网络比较发达,但仍然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不适应。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以开行高密度公交化旅客列车为特征的新型城际轨道交通,从而建立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发挥区位优势,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坚持与区域总体规划密切配合、合理选择线网等原则,遵循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发展目标,加快建设步伐,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26.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进入了高峰期.有25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高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  相似文献   
27.
28.
马武 《科技交流》2005,35(2):72-74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高架桥梁设计,介绍了轻轨连续桥梁的设计情况,为今后同类桥梁设计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29.
修建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范围的扩大和人口增加,开始出现城市群和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能大、速度快、污染低将成为适应这一城市发展要求的重要交通方式。通过对轨道交通系统的经济对比分析,认为有必要就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运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修建经济实用型轨道交通系统应重点研究的前提条件,以有利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0.
2005年底,北京地铁1、2号线和八通线地铁站内将设置“E拍通”,该设备可用于市政交通“一卡通”IC卡充值、乘车路线和路况查询,还可以提供购买游戏点卡、电信充值卡、电影票、演出票等小额购物服务。乘客只需在检票口把IC卡对着电子感应屏轻轻一晃,就可以通过“剪式”门,进入地铁站台,这种验票机1mm可以查验40人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