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0篇
  免费   238篇
公路运输   1727篇
综合类   1045篇
水路运输   818篇
铁路运输   604篇
综合运输   16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根据在宝成既有电气化铁道上增建Ⅱ线更换既有软横跨的施工特点,从施工准备、机具、劳动组织、安装方法及步骤、施工流程时间控制等方面入手,对更换既有接触网软横跨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从而解决了利用最短的停电天窗时间,在确保施工和既有设备安全的前提下,一次性更换既有接触网软横跨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32.
冯沅 《北京公路》1999,(1):15-17
本文对开山软岩填筑路基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试验路段的施工做了简要的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33.
34.
从构造破碎带、软弱岩石、地下水影响三个方面,以理论角度阐明它们与地下工程塌方的内在联系,并用实例加以印证,阐明了施工塌方的地质因素和作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5.
乌鞘岭隧道F_7断层围岩工程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区域大地构造、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层、极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支护措施、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造成F7断层带隧道大变形的原因,针对活动断层带隧道大变形防治中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思想进行探讨,总结出活动断层带隧道设计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6.
真空预压影响区旋喷桩防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旋喷桩防护真空预压影响区构筑物的工程实例,对影响区防护和未防护断面的表面位移、深层侧向位移、地层中孔隙水压力和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旋喷桩的止水和支护效果好,保护了建筑物的安全;分析得出旋喷桩与土层交界面处的裂缝和影响区内的排水板减弱了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但对加固区内加固效果有不利影响。并对旋喷桩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和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7.
相较于贯通节理,岩桥的存在使非贯通节理岩体受力破坏过程更加复杂。为探明其对破岩影响,通过采 用 PFC2D建立单向非贯通节理岩体滚刀破岩离散元模型,研究岩桥长度和倾角对岩体破碎模式、法向力、裂纹数 量及比能耗等参数的影响,揭示非贯通节理岩体滚刀破岩特性。研究发现:岩体以张拉破坏为主,节理对裂 纹扩展的“导向作用”明显,裂纹扩展方向总是趋向于和其距离最近的节理;竖向应力水平随节理倾角增加呈现 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 45°倾角下达到最大值,应力区形状受到节理位置影响,两者具有一致性;完整岩体法 向力均值和峰值均大于节理岩体,节理对于破岩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60°、90°节理倾角下的比能耗值 明显低于其他节理组合,60°倾角下呈减小趋势,在岩桥长度为 25 mm 时取得最小值;0°、90°倾角下呈先减小后 增大趋势,在岩桥长度为 15 mm 时取得最小值。  相似文献   
38.
根据竹山隧道施工现场的监测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结合竹山隧道的具体情况,从围岩岩性、施工、力学、支护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竹山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重点分析绢云母片岩破坏模型——弹性梁计算模型,从力学方面给出了竹山隧道的破坏机理主要是绢云母片岩的失稳破坏,可对类似工程的变形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9.
以西部某千枚岩软岩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施工工法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针对不同施工工法的围岩应力、洞周位移、初期支护受力状况进行对比,进而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表明:CD法施工较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和上下台阶法对围岩的稳定更为有利,但其初衬和临时竖撑的连接质量是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应予以重点关注;上下台阶法和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差别不大.建议围岩施工以上下台阶法为主,当遇到特殊地质情况需要加强衬砌,此时建议采用CD法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  相似文献   
40.
对几种主要行业标准中关于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作了简要介绍,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算例进行了细化计算说明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