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5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1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5t轴重低动力作用货车转向架是根据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合同研制的。文中详述了25t轴重侧架弹性交叉(中)支撑低动力作用转向架的设计思想,概述了主要设计结构的演变和改进,最后介绍了科研部门对该转向架进行鉴定性试验的试验数据及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在同一条线路上,结构基本相同但轴重不同,悬挂参数也进行了优化的两台SS7型电力机车进行的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轴重和悬持参数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为机车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3.
25t轴重下交叉支撑式货车转向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文洪 《铁道车辆》2000,38(8):25-27
介绍了25t轴重下交叉支撑式货车转向架的研制目标、过程、结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及试验等情况。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在铁路的曲线区段上,钢轨和车轮的磨耗问题日趋严重。对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轨距变化造成的;二是认为轴重增加造成的;三是认为使用长大列车和超载列车造成的。现将B.M.Богданов的《解决轮轨磨耗的可行方法》和B.O.Певзнер的《轨距改变对钢轨侧磨的影响》文章介绍如下,看看他们是如何认识这些问题的,也许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95.
96.
根据环行试验线两次列车试验结果和计算机模拟法评价了货车轴重从29.9t提高到35.6t,获得的经济效果,以及对线路上的零部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7.
基于WIM的钢桥面板轴重频值谱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钢桥面板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它的疲劳特性,在原有的荷载频谱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精确的基于轴重频值谱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以压电式动态称重获取的贵州坝陵河大桥一周的车辆数据为样本,根据轴组类型对所测的车辆车轴进行分类,将车辆分为7种车型形式,并建立了3种轴型的轴载谱。依据所监测的数据,并结合正交异型钢桥面板的疲劳特性,推导得到了适宜分析钢桥面板疲劳的随机轴重谱。以面板与U肋连接处的疲劳细节为例,将轴重频值谱以及随机轴重频值谱作为输入,计算得到该细节处的应力谱以及剩余使用寿命。这一研究为钢桥面板的疲劳验算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中低速磁浮牵引车的轴重转移情况,推导了磁浮牵引车的轴重转移理论计算公式,得到了准静态工况下磁浮牵引车的轴重转移结果.同时,通过磁浮牵引车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磁浮牵引车轴重转移的影响规律.对比2种方法在理想工况下得到的轴重转移结果,两者差异比较小,说明动力学方法能够用于评估牵引车的轴重转移情况.基于动力...  相似文献   
99.
汽车在轴重-制动复合试验台上进行轴重检测时,由于汽车的被检轴低于非检测轴,使之形成一个倾角。本文根据GB/T11798.7-2001所规定的检定精度要求,通过分析得出轴重-制动复合试验台检测大型车时由倾角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检测小型车时由倾角所引起的误差不能忽略的结论,并提出误差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0.
2C0抱轴式机车的轴重转移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了2C0抱轴式机车一、二系悬挂静挠度对机车最佳牵引高和粘着利用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机车的最佳粘着利用率与一、二系悬挂的静挠度分配无关,只要机车的等效牵引高达到机车的最佳牵引高,就能获得最佳的粘着利用率;对于机车等效牵引高和名义牵引高不相等的牵引装置,只要名义牵引高达到机车的最佳牵引高,就能获得较高的粘着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