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88篇
  免费   838篇
公路运输   3575篇
综合类   4095篇
水路运输   1301篇
铁路运输   32186篇
综合运输   1569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742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587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743篇
  2014年   1538篇
  2013年   1614篇
  2012年   2052篇
  2011年   2062篇
  2010年   2196篇
  2009年   2245篇
  2008年   2763篇
  2007年   1972篇
  2006年   2078篇
  2005年   1940篇
  2004年   2011篇
  2003年   1728篇
  2002年   1705篇
  2001年   1764篇
  2000年   1650篇
  1999年   1108篇
  1998年   1171篇
  1997年   1335篇
  1996年   1296篇
  1995年   1033篇
  1994年   614篇
  1993年   395篇
  1992年   496篇
  1991年   478篇
  1990年   325篇
  1989年   397篇
  198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神瓦(神木—瓦塘)铁路冯家川车站大桥为重载铁路四线桥,主桥采用4线(65+100+65)m连续梁,最大墩高85 m.桥上线间距大,上下部结构横向尺寸较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BSAS,MIDAS/FEA对结构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梁梁高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单箱三室截面能更好地减小主应力,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增加腹板厚度对主应力的改善有限;多线桥桥墩横向尺寸较大,空心截面设置纵肋板能很好地提高高墩的局部稳定性;主梁及桥墩各项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3.
港口铁路作为港口集疏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较为独立,且一般会遵从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开展境外港口工程铁路设计,若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可能会与当地要求、运营习惯等产生冲突;而且由于港口铁路的特殊性,设计须考虑港口运营需要、平面布置及集疏运要求,而不能直接套用正线铁路或一般站线铁路的设计思路。国内设计企业走出去承接海外港口铁路工程设计任务,在了解当地铁路运营习惯、信号制式等要求,做到因地制宜的同时,也要整体考虑铁路设计以满足港口特殊需要。通过巴基斯坦某集装箱港口工程融合中巴标准开展港口铁路设计的案例,阐述港口铁路在设计原则和标准确定、平面布置、断面设计、信号和道口设计上融合中巴标准和要求的思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俄罗斯铁路公司为提高铁路重载货运能力采取的措施及前景。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市域铁路牵引电缆贯通供电方案,该方案全线贯通式供电,设置一主一备两个主变电所,在主变电所内设置同相供电装置. 对贯通式供电时双边供电、单边供电下供电臂距离的设置进行了建模求解,模型以电压损失作为约束条件,通过逐渐增加列车数量的方式,求得供电臂所能承担最大列车数量,进一步得到供电臂距离的可行值,为牵引变压器位置的设置提供参考和校验. 采用基于线路的牵引供电系统建模,将牵引供电系统分为电缆层和牵引层,提出适用于牵引电缆贯通供电的分层交互迭代潮流算法. 该算法在层内进行潮流求解,同时层之间进行变量取值修正,以实现交互迭代,能够达到矩阵降阶、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 在本文案例分析中,相较于传统供电方案,牵引电缆贯通供电方案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提升至99.15%,每年通过再生制动能量利用可以节省的电费为2 955万元,一次性投资可以节省大约13 672万元.   相似文献   
26.
为解决传统维保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优化运维方式、降低维保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以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以下简为"杭海城际铁路")智能维保项目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研究.将智能维保划分为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3个方面,强调了数据接口、数据共享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生产计划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生产工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设施设备智能检测的建设思路,提出了对维保自动化、维保智能化的思考.研究成果已成功运用于杭海城际铁路智能维保建设中.  相似文献   
27.
为实现对川藏铁路特殊环境下桥梁施工风险的动态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二维云模型的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基于一般环境下桥梁施工的风险影响因素,考虑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候特征,构建川藏铁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桥梁施工实时反馈的动态风险信息为基准,利用动态权重模型为指标赋权.以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为基础变量构建风险评估的二维云模型,以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为例,利用该模型评估其施工的风险情况,同时借助MATLAB软件绘制风险云图直观地反映风险程度,最后通过计算贴近度确定风险等级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也为川藏铁路雅林段桥梁施工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8.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是我国铁路的基本规章,研究不同版本的演变特征对其管理及不断修订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铁路列车提速以来近三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修订背景回顾与发展历程分析,基于文本相似度算法,构建了不同版本间的条款关联关系并量化分析了相邻版本及各个章节条款关联强度。运用政策文献计量法,逐版逐条研究其修订类型并从版本与章节两个维度分别量化分析了条款修订类型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演变发展特征与趋势。该研究对《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科学管理及今后动态修订完善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9.
张妮 《世界桥梁》2022,(6):130-131
英国科恩河谷高架桥(Colne Valley Viaduct)是连接伦敦与伯明翰的高速铁路线上的控制性工程,全长3.4km,建成后将是英国最长的铁路桥。该桥承载双线铁路,列车设计行驶速度320km/h,设计使用寿命120年,2020年开始施工,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该桥跨越科恩河谷,两侧接线为隧道,桥梁竖曲线半径为2.6km,桥下最小净空高度为5.8m。全桥分57跨布置,跨长40~80m,跨长根据科恩河谷的特点设定,在树林区域标准跨长为60m,桥下净空高度较大,使桥下有充足的光照。  相似文献   
30.
日本名古屋第二环线(Nagoya Daini-Kanjo Expressway)位于距名古屋市中心约10 km位置,以名古屋市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与主要干线连接,以缓和城市交通拥挤现状,提高名古屋港的物流效率,且作为发生灾害时的紧急运输通道。该线路分为陆地部分和跨海部分,全长67 km,其中包括跨海部分的长54.8 km的线路首先投入使用,然后进行最后的线路区间即名古屋西—飞岛间长12.2 km的线路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