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43篇
综合类   66篇
水路运输   69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71.
体外、体内预应力混合配筋结构与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工艺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结构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迅速、耐久性好,克服了一般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工艺复杂、耐久性差的缺点。结合凫洲大桥引桥工程(普通后张法施工的连续梁)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2.
以机床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负载突然消失这一动态过程为例,采用功率键合图法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动态过程数字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功率键合图是一种与状态空间分析法密切协调,非常适合于液压系统动态特性数字仿真的有效建模工具。  相似文献   
73.
利用FLAC_3 d建立了复合梯键结构设置于滑坡岩土体不同位置的结构抗滑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滑体模型的剪切应变和滑坡安全稳定系数,探讨了在抗滑桩加固边坡体系中,复合梯键结构不同设置位置对边坡稳定系数、临界滑移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梯键结构中,梯键结构设置于滑坡岩土体中部时,最大剪切变形量最小,安全稳定系数最高,较未设置加固结构时提高约50%,较将梯键结构设置于滑坡岩土体中上部或中下部提高10%~20%。这一结论可为复合梯键结构设计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针对伺服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存在的非线性特性,根据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应用功率键合图建模理论,建立了阀控非对称缸位置系统的键合图模型.通过模型仿真及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应用各种控制策略改善系统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5.
连续复合刚构桥墩梁刚性节点受力复杂,本文以工字型钢连续组合梁+RC桥墩的刚接接头为例,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SC.Nastran进行3D-FEM分析,研究了其传力特性,重点探讨了剪力键传力机制.通过对连续复合刚构桥主梁(工字型钢主梁的组合梁)与RC桥墩刚性连接构造细节的3D-FEM分析,探讨了刚性节点的传力机制,重点是剪力键所承担的剪力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墩梁刚性节点采用剪力键连接方式可以有效的传递内力,而且节点的施工性能得到极大改善.研究成果有利于组合刚构桥的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76.
采用传递矩阵法,研究了组合梁连接键布置方式对组合梁工作性能的影响。首先以梁轴心受力和弯曲为例,介绍传递矩阵法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据组合梁的等曲率假设,推导组合梁的场传递矩阵和点传递矩阵,编制传递矩阵法计算组合梁的计算程序。最后通过算例研究,分析了3种连接键布置方式对组合梁工作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组合梁进行连接键优化布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
针对PBL剪力键力学行为,设计制作了2组6个PBL试件进行实验研究.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PBL剪力键荷载-滑移曲线、弹性阶段力学性能、传力机理及最终破坏方式.为组合结构PBL剪力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锚固块是体外预应力桥梁的关键构造之一.目前采用的锚固块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其体积和自重较大,受力较复杂,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体外预应力在桥梁上的应用.借鉴钢锚箱在斜拉桥索塔上应用的成功经验,采用理论计算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钢锚箱进行设计和计算.结果表明,钢锚箱可用于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其自重只有混凝土锚固块的50%,该结果可为体外预应力桥梁钢锚箱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采用分块预制桥道板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力学性能分析,得出不同剪力键布置形式对组合连续梁竖向位移、钢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及对钢梁应力的影响,以及两种不同施工方式对组合连续梁中钢梁应力、竖向位移及桥道板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剪力键数量、布置间距及剪力键刚度是影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表明:分区段安装预制桥道板比一次落架安装桥道板效果好,尤其是对负弯矩区桥道板,分区段安装可以减小负弯矩区段桥道板的受力,控制和预防早期施工阶段中负弯矩区段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80.
混合梁斜拉桥受力性能优越,但是钢混结合段受力复杂,大大增加了其设计难度.为了保证全桥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该文采用有限元程序对某大跨斜拉桥钢混结合段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应尽量降低钢箱梁加强段顶底板U肋处突变;2)距离承载板较远处应采用刚度滞后剪力键;3)混凝土密实度对剪力键受力影响很大;4)结合段设计时应考虑剪力滞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