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42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前国内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综合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性剖析香港铁路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结合相关数据分析,研究"城铁一体化"综合开发模式对城际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对该模式下的财务、政策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城铁一体化"开发须在政策层面制定相应的"权益流程",实施开发建设的集约化;在运营层面体现"共赢"原则,构建"轨道交通运营+效益返还"机制;针对城市各区域发展不同步的特点,在一体化建设中采用灵活的预留机制满足分期建设的需求,最终实现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点汇聚系统的环境效益及减排机理,采用考虑气象条件修正后的航空器性能、燃油 流量及污染物计算模型,设计了理想条件下非高峰时刻与实际运行的高峰时刻两种场景,对比分 析了航空器在点汇聚系统与标准进场程序中污染物(即HC、CO、NOX、SOX和PM)的排放情况,并 从飞行时间、燃油消耗与排放指数3个方面分析了点汇聚系统的减排机理、识别了减排关键因素。 研究发现:在非高峰时刻,点汇聚系统与标准进场程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5.79 kg与7.17 kg, 点汇聚系统较标准进场程序共减少约19.25%污染物排放,对NOX、SOX和PM减排效果显著;在高 峰时刻,点汇聚系统与标准进场程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290.01 kg与406.69 kg,点汇聚系 统较标准进场程序共减少28.69%污染物排放,其中NOX减排比例最高可达48.32%。结果表明: 无论是非高峰时刻还是高峰时刻,点汇聚系统都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总量,且对NOX减排效果最佳;较短的飞行时间、较低的燃油流量是点汇聚系统体现减排优势的 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3.
软土地区下穿运营高铁通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天津市武清区某城市干道下穿高速铁路及普速铁路立交工程是我国首例下穿运营高铁的通道工程,具有安全风险高、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极大等特点。以高速铁路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软土地区及临近运营高铁等特点,分别对工程防护设计与安全评估技术、高压旋喷桩施工和开挖对桥台影响试验、全封闭止水、开挖、顶进施工技术以及监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测试,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试验和实测数据,提出一整套软土地区临近高铁工程的安全评估和防护技术、监测技术和施工方法。研究结论:针对降水、开挖、打桩等关键工序进行安全评估计算分析是必要的;采取"分段开挖、边挖边压、上下分层、同层分片、逐片推进"施工措施,及"及时封底、分段浇筑"施工模式,可有效降低施工对高铁工程沉降变形的影响;旋喷桩施工对高铁影响较大,施工时需要注意控制压力,尽量在15 m以外。  相似文献   
24.
鉴于公路排水问题容易导致众多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公路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排水。从而确保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强度以及安全性。结合某公路施工实例,系统地探讨了排水施工技术措施,同时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因素,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考虑,在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创造出景观上整体协调、综合效益较高的高速公路排水体系。  相似文献   
25.
结合大庆市油田用地变更调查实际,阐述COR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重点介绍在油田用地变更调查中应用CORS系统的实际经验,分析CORS技术在油田土地管理应用中的特点,并对其测量精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6.
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笔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针对高铁桥梁运营性能参数传统测试方法存在的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困难、数据传输不稳定、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运用地基雷达非接触、高精度、高频率测量技术,对京沪高铁31.5m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进行运营性能检定。结果表明:在动车组时速为300km以上、载客运行状态下,检测得到该桥梁体的自振频率为6.823Hz,挠跨比为1/7 150~1/9 450,梁端转角为0.33‰~0.43‰;单线运行条件下梁体竖向振幅为0.13mm,横向振幅为0.07mm;实测动力系数小于运营动力系数;基于地基雷达的检定结果与传统方法检定结果相吻合;简支箱梁的运行性能参数与相关规范规定的通常值相接近;采用地基雷达能够方便、快速、高效地检定出高铁桥梁的梁体自振频率、梁体跨中挠度、梁端转角、运营动力系数、跨中竖向振幅和横向振幅,为我国高铁简支箱梁运营性能检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从传统AFC业务模式和互联网票务业务模式分析对比出发,说明互联网票务业务的上线对于提高运营管理效率、降低运维及票务运作成本、提升乘客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有效地提升了地铁行业门户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结合目前国内现状,重点探讨互联网票务上线以来的经济效益分析,旨在对既有工程运营进行总结,对后续工程实施进行指导。首先阐述了互联网票务相关业务及其流程,其次分析了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再次从设备、终端模块数量减少,票卡采购量减少,资源及能源消耗量降低、运营人力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无形收益等多方面多维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给出未来指标上升空间的预测。研究成果对于后续互联网票务系统的建设和既有互联网票务业务的运营管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浦梅铁路引入武夷山地区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通过对浦梅铁路线路在武夷山地区走向方案的研究,考虑工程投资、通道的完整性、货运功能、客运功能、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环境影响、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使得实施方案技术经济合理,综合社会效益最佳。选线设计中提供的一些思路,为客货共线快速铁路在困难山区选线设计积累经验。研究结论:深刻分析浦梅线在武夷山地区线路方案的特点及研究思路,确定出合理的推荐方案。通过对走向方案的过程分析,体现了路网、环保、地质、规划、工程数量等对方案选线的影响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30.
基于运营场景的CTCS-3级列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要求,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无线闭塞技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3级规范。从CTCS-3级列控系统运营场景的角度,对CTCS-3级列控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列车注册与注销、等级转换、行车许可、调车、紧急情况处理、临时限速、RBC切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