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2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219篇
综合类   545篇
水路运输   163篇
铁路运输   116篇
综合运输   1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现有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交通流短时预测的小波与混沌集成方法。首先对交通流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分别得到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交通流存在混沌特性。然后应用混沌理论分别建立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的预测模型,对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进行预测。最后应用小波理论对混沌模型预测的结果予以重构,实现对原始交通流序列的预测,与现有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给出了一种易于编程计算的三点坐标计算圆心坐标的简捷公式。对两点一定的情况下第三点位置的确定及三点最佳构形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证明,并进行了多方面的精度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点构形对测量圆心的精度影响较大,选择合适的构形,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在苏通大桥钢护筒中心位置检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工程领域传统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存在两大缺陷,不能保证停车需求总量预测结果处于现实的合理区间,且模糊了停车泊位与车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了停车泊位总量约束的需求-供应预测方法,将停车需求划分为住宅区内、工作地和访问地3类,根据机动车拥有情况和分目的机动车出行OD进行预测,能够较为细致地预测各类停车需求的空间分布状况。最后,将停车泊位总量约束的需求-供应预测方法应用于《温州市停车发展专项规划》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目前学术界对于细集料棱角性指标的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尚存在争议,采用东北地区部分典型石料,针对我国现行规范方法、美国AASHTO试验方法及法国规范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比较不同方法间的试验差异,进而对我国规范中推荐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5.
李洪泉 《北方交通》2008,(4):200-202
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中几何线形和结构内力的控制十分重要,应根据斜拉桥的结构及施工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施工监控方案.据此以德州市新河斜拉桥为实例,介绍了该斜拉桥施工监控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实残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996.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收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和提高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收费策略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阐释了收费策略的两个重要方面:收费原则和收费方法.在把城市轨道交通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探讨了各个阶段的收费原则,并详细研究了由票制、票种、票价、优惠手段等方面组成的收费方法,建立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收费策略理论体系.初步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收费策略对城市交通出行的影响.良好的收费策略不仅需要考虑如何能减少政府财政负担、增加运营企业收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应适当考虑出行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997.
The effect of social interactions on decision-making is a topic of current interest in the travel behavior literature. These interact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primarily from an intra-household perspective, but increasingly too in other types of social settings. In the case of interactions within a workplace,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decision to telecommute may have some important social components. Previous research has concentrated on social isolation, and the effect on job satisfaction of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i.e., telecommunications-mediated) relationships with managers and colleagues. A topic that remains unexplored is the way social norms, in effect the influence of other people’s behavior, may influence the decision to adopt telecommuting. In this paper we set to investigate, within a qualitative framework, the role of social contact in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information on, and making decisions about, telecommut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cial contact does play a subtle but non-trivial role in the adoption and continuation process, and offer some insight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social dimension, institutional set-up, and how they interact to influence the decision to telecommute.  相似文献   
998.

Much PRT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is currently being undertaken assuming quasi‐synchronous longitudinal control of guideway vehicles. This method of control has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intersection performance has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trip demand processing. An algorithm for the control of a PRT intersection is discussed here, which would appear to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ver all other known existing stratagems. The stratagem is not only efficient but its flexibility facilitates tailoring to diverse local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algorithm does not require intractable computations or excessive computer memory requirements. The algorithm is described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A comparative study is also made between this algorithm and its fore‐runner.  相似文献   
999.
现代法学教育起始于欧洲,后经英伦传播至北美大陆,历经800年的世道变迁,逐渐形成了以培养学术性学位为主的欧洲模式和以培养专业学位为主的美国模式.当代中国法学教育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兴盛于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30年的蓬勃发展,中国法学教育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培养体系.教学范式从原先完全照搬前苏联模式,到后来兼取欧洲模式与美国模式,可谓是集世界之大成者.然而,教学范式的简单模仿并不能解决当前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法学教育要在世界法学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符合自己特色的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中不确定性信息在受伤害者损伤再现中造成的不利影响,采用拉丁超立方(LHS)试验设计和响应面蒙特卡洛相结合的方法对电动二轮车驾驶人头部损伤再现进行损伤不确定性分析。首先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具有详细事故信息(含视频信息)和损伤记录的2起电动二轮车事故中的汽车碰撞速度进行再现和不确定性分析,并对比事故信息(视频信息、最终位置、电动二轮车驾驶人的运动学),进而验证事故再现结果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方法将获得的电动二轮车驾驶人头部碰撞的边界条件加载至THUMS人体头部有限元模型,分析电动二轮车驾驶人头部损伤参数的不确定性与简明损伤准则AIS累计频率的分布关系,并对比电动二轮车事故案例中电动二轮车驾驶人的头部损伤法医鉴定记录。研究结果表明:蒙特卡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电动二轮车事故中的汽车碰撞车速,采用该分析方法获得的电动二轮车驾驶人头部损伤等级与法医鉴定的脑部损伤记录高度吻合;蒙特卡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可以适用于评估电动二轮车事故中电动二轮车驾驶人的头部损伤等级,研究结果可为电动二轮车驾驶人头部损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