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1篇
  免费   244篇
公路运输   1195篇
综合类   610篇
水路运输   1129篇
铁路运输   451篇
综合运输   1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面元法预报螺旋桨表面非定常压力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建立了扰动速度势面元法预报螺旋桨表面非定常压力分布的理论和数值方法。该方法把桨叶和桨毂表面离散为若干四边形双曲面元,每个面元上布置等强度源汇和偶极子分布,螺旋桨尾涡面也离散为布置等强度偶极子的四边形双曲面元。所有的时域参数通过傅里叶级数展开转化为频域参数,使得在时间域内的求解转化为每一谐调阶上的求解。桨叶随边处通过迭代和采用广义逆矩阵方法在每一谐调阶上实现非线性等压库塔条件。桨叶表面非定常压力  相似文献   
992.
整体桥具有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造价及养护费用低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但是,其台后土压力计算方法还缺乏深入研究。为此,以永春上坂大桥整体桥为设计背景,开展了整体式桥台-H形钢桩-土相互作用的低周往复荷载拟静力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台后土压力大小及其衰减规律,并给出了桥台内力和台后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台后土压力与正向加载位移成非线性关系,且随着正向加载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台后土压力沿深度方向主要呈"三角形"与"梯形"分布,同时,台背处土压力合力作用点基本位于2/3桥台高度的埋深位置处;台后土压力沿纵桥向成指数衰减,且在台后2倍的桥台高度处基本衰减为0,即温度作用下整体桥桥台的纵向移动仅对台后2倍桥台高度范围内的土体有影响。现有研究及规范给出的方法不适用于整体桥的台后土压力计算,而所提出的台后土压力计算方法与试验、实桥监测结果较为吻合,其可为整体桥的设计及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3.
以沉入式大圆筒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圆筒结构与粘性土相互作用的室内模型试验,初步搞清了大圆筒结构在粘性土中的工作机理、筒内、外土压力分布特性、大圆筒的抗倾性能、筒底地基反力分布及结构变位情况等。  相似文献   
994.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新路堤作为附加荷载对老路堤和地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加宽后老路的稳定性增强;地基中心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增加;老路堤横断面沉降由弯沉盆状变成了反盆状,新老路堤之间产生了差异沉降,为马鞍型分布,且最大值发生在新路堤形心位置处;同时,对水平位移和地基中超孔隙水压力的考察发现,新老路堤交界处水平位移方向发生了改变,由向道路内侧的位移变为了向外的位移,并且此处的超孔隙水压力最大,表明老路肩处地基稳定性最差,而整个地基在新路面结构施工后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995.
在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中,首先要选择合理的侧土压力分布模式,然后再进行土钉、混凝土面层的设计计算以及土钉支护内部整体稳定性分析。侧土压力分布模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和工程造价。在分析现有土钉支护侧土压力分布模式及国内外实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侧土压分布模式,即“五边形”分布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侧土压力分布模式与实测结论相符合,与现有侧土压力分布模式相比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6.
简要介绍了随车垂直升降液压装卸机构的结构原理。通过对该机构各部件的受力分析,深入研究了随车垂直升降液压装卸机构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97.
分析并确定了以极压添加剂为主的影响重负荷汽车驱动桥双曲线齿轮润滑油性能指标的各相关因素及其合适的添加量范围。根据油品的性能要求,对所确定的试验指标进行了2水平多因素的齿轮润滑油正交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程度,并获得了满足在给定工况条件下的汽车驱动桥双曲线齿轮油的最佳配方方案。  相似文献   
998.
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林逸  沈沉  王军  任忠生 《汽车技术》2005,(12):1-3,43
现代汽车制动控制技术止朝着线控制动控制方向发展,线控制动系统将取代以液压或气压为主的传统制动控制系统。介绍了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电子液压式制动系统和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并对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及其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线控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发展。  相似文献   
999.
高速车辆气流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了车辆气流噪声与表面脉动压力关系的基础上,在风洞中对车辆表面脉动压力的分布、频率特性及速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流在A立柱后产生分离并形成螺旋向上的纵向涡,使得在前侧窗附近的表面脉动压力明显地高于其他区域,成为主要的噪声源区之一;车辆表面脉动压力的能量与气流速度的4次方成正比;车辆表面脉动压力的幅值在低频率时较大,并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比较了不同形状的A立柱对侧窗表面脉动压力的影响,对降低汽车气流噪声作了初步探讨,发现A立柱形状与脉动压力的特性关系不大,但对脉动压力的大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00.
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基面层滑移破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针对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基面层滑移破坏,为了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首先,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认为基面层滑移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沥青面层厚度较小、超载、高温、路线频繁的变坡以及施工质量较差;从而采用不同的层间处理措施进行了层间滑移室内模拟试验,并对不同温度下的层间抗剪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BR乳化沥青具有较好的层间粘结能力和温度稳定性。最后,确定了层间抗剪设计指标,提出了基面层间采用SBR乳化沥青处理、进行层间抗剪验算、提高施工质量以及合理设计路线等防止基面层滑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