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91篇
综合类   214篇
水路运输   121篇
铁路运输   122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沈凌 《中国水运》2007,5(11):165-166
自主创新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对企业内部综合管理的角度分析了自主创新的综合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和外部网络管理等要素。  相似文献   
52.
根据当前S700K钩锁式分动外锁闭五机18号提速道岔故障率高,对铁路提速后运输秩序干扰较大的实际情况,阐明了提速道岔的结构、维修标准、运用环境、固有缺陷,提出了开展工电联合整治、专项维修等一系列技术攻关措施,以降低提速道岔故障率,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文中针对高职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协同创新的理念,提出解决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具体措施,包括"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协同创新,加强校企合作、引入社会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同。  相似文献   
54.
第一届宝马未来出行青年实践营活动选取北京市三里屯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鼓励国内外青年学者对该地区进行仔细调研、深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参与过程中应用第一性原理思维,对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和环境的关系进行系统梳理。第一性原理思维本质是通过发现系统的基本规律,突破性地对系统进行改进和变革。基于对三里屯地区现状公共交通、道路运行、出行环境等方面的分析,创新性地提出该地区未来交通系统的优化思路。方案涉及车辆共享、无人驾驶、空间维度、动态调整停车费、出行积分制等方面。结果表明,该思维方式是从底层规律研究问题,更容易得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5.
电子类课程教学的创新与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开展面向能力的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作者结合电子专业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围绕培养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作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6.
发言中阐述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别谈到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讨建立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大意义,并就中央对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四点要求做了重点阐述.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广大青年学子、学入寄予希望和愿望,希望交通行业各位成为创新的重要成员,不断为我们国家交通的发展做出贡敲.  相似文献   
57.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以信息化、网络化为重要特征的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高校师生由于所面临的情况、问题更为复杂多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稳定和健全人格培养的方式,更显重要.但这种新的形势也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探索新的途径,从主导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上拓宽思路,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8.
文中介绍了平面构成的概念、目的,通过分析平面构成现存的问题及高职平面构成面临的新问题,探索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美国的GTM试验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道路路面的设计当中。依据GIM试验机的测试原理研制的新一代旋转、剪切、压实机(GSC试验机)已通过技术鉴定并交付用户使用。因此,对GSC试验机的研发过程、设计思想、主机结构和测控原理加以详述,并对其技术创新对提高整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一定的评价,育助于填补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60.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社会和谐共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的战略需求,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良性发展,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型工匠人才。以现代学徒制汽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建立多层次学徒制实践基地,融入递阶式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和汽车产业链工匠精神要求,构建基于工学交替的双创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汽车类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孵化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培养综合型高素质双创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