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71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可溶盐离子对高含盐水泥土强度影响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不同龄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高含盐水泥土中Mg2 、Cl-、SO42-离子含量变化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并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子扫描显微镜来研究可溶盐离子引起水泥土强度增长的过程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g2 、Cl-、SO42-离子对水泥土强度有不同的负面影响,且离子含量越高负面影响越大;Mg2 、Cl-、SO42-离子不仅改变水泥土微观结构,而且抑制C-S-H和C-A-H的生成,从而导致水泥土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2.
文中采用中频逆变电阻焊技术和闪光对焊技术分别焊接大直径高等级圆环链.对比研究了两种焊接工艺过程特点,分析了接头微观组织形貌、断口形貌和接头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频逆变电阻焊技术的编链和焊接工艺过程比闪光对焊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生产环境好、焊后无需清除毛刺.在各自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中频逆变电阻焊对焊圆环链所得接头性能比闪光对焊所得性能好,产品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对PP/PVDF共混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电学性能的相关参数材料的介电研究,试验表明该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介电频率稳定性。当PP/PVDF体系的介电性能随着PVDF加入量的增加下降但不明显,而压电性能随着PP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关条件下介电常数较高。同时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共混体系为两相结构,两者的相界面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4.
采用刚玉砂轮在卧轴矩台平面磨床上对65Mn钢进行了磨削淬硬,研究了磨削方式对65Mn钢磨削淬硬层组织、显微硬度、淬硬层深度及其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磨削方式对磨削淬硬层显微组织及其显微硬度无显著影响,淬硬层完全淬硬区均由细小均匀的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未溶碳化物组成,淬硬层高硬度值均在760~820HV之间;但随着磨削方式的改变,试件淬硬层深度及其均匀性相应改变.采用逆磨+顺磨或顺磨+逆磨+顺磨不仅可以增加磨削淬硬层深度,而且可以提高磨削淬硬层深度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45.
用SEM、XRD等分析技术,研究了电弧喷Al涂层、Zn涂层及A1-Zn伪合金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测试了三种涂层的力学性能和在有机酸及中性盐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Al涂层的结合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优于Zn涂层和A1-Zn伪合金涂层.  相似文献   
146.
作为电气系统组件,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在轨道交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封装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IGBT模块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A1-50% Si合金是IGBT模块较为理想的封装材料.采用粉末冶金结合双向分级热压致密化成型工艺,制备了A1-50% Si合金材料.使用OM、SEM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热压态及热...  相似文献   
147.
针对天然砂日渐匮乏,而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偏高所制备的混凝土工作性、泵送性差等问题,研究硅灰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硅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适量硅灰可以增加混凝土工作性和稳定性,解决机制砂高石粉含量引起的混凝土黏度大和泌水问题,改善浆体微观形貌,提高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且28 d干燥收缩率400×10-6。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10%左右时,硅灰掺量6%~9%,制备的C50机制砂混凝土匀质性好,浆体旋转黏度约2.5 Pa·s,泌水率为0,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8.
为提高阻燃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及降低其对性能的影响至最小化,选择纳米阻燃材料并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制备了新型纳米阻燃沥青。通过沥青基本性能(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沥青氧指数试验确定了阻燃沥青的最佳掺量7%;随后借用扫描电镜及热分析试验仪器对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及改性特征进行表征。电镜结果表明,对非表面改性阻燃材料与表面改性阻燃沥青的微观结构对比发现经过表面改性的阻燃剂具有更佳的分散特性。而基于SBS改性沥青及其阻燃沥青的热重分析可知,添加阻燃剂可提高SBS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添加阻燃剂后的改性沥青成碳量增加,主要是因为阻燃剂有助于沥青燃烧过程中形成致密炭层,阻碍氧气输入及外界能量的进入,隔断气体挥发物的逸出,实现阻燃及抑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