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237篇
公路运输   780篇
综合类   385篇
水路运输   182篇
铁路运输   363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桩周围不均匀堆载产生的土体沉降及侧向变形会加大桩基内力,引起桩基侧移。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提出采用堆载法进行桥墩基础的桩基纠偏,结合软土地区某匝道桥的纠偏过程,监测结果与预期效果基本吻合。软土地区在既有桩基附近堆载须要严格控制堆载高度和堆载速度,做好桩周土体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62.
软土路基沉降的预测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预测方法越来越多,但由于路堤填筑受到自身或者外界因素影响,使得路堤处于间歇性填筑,因此选择合理科学的预测方法至关重要。在介绍软土沉降机理和Logistic曲线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遂(宁)—资(阳)—眉(山)高速公路遂宁至资阳段软土路基沉降预测工程实例,证明Logistic曲线在间歇性路堤填筑下软土路基沉降预测应用上具有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3.
为防止出现过大的工后沉降和缩短软基处理后结构物施工的间歇时间,对结构物基础施打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并利用砂井桩的排水固结和土工格栅的纵横向联系而形成复合地基,以达到软基加固和缩短预压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桥头跳车产生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产生桥头跳车的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5.
马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34-136,M0015
南浦大桥W3匝道改造工程所在路段下穿地铁4#线,需消除匝道新建桥台处新增匝道填土及挡墙荷载对于地铁4#线的影响以确保地铁正常运营和结构主体安全。在施工改造方案中采用新建挡土墙段下地基采用超挖原状土换填轻质的泡沫混凝土,同时新建挡墙内填筑泡沫混凝土,超挖换填深度等工程措施。通过对挡墙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浦大桥W3匝道改造工程挡墙段施工改造不会影响对地铁安全运营,同时可避免了桥台与道路连接段的跳车现象。  相似文献   
66.
随着道路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桥梁桩基与地下建筑间的相互影响正逐步凸显。对上海的软土地基而言,如何有效控制两者间的不良影响,是工程设计人员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方向。该文通过介绍桥梁桩基设计时采取的各项措施,通过模拟计算和实测数据,介绍了高科西路中汾泾桥梁桩基对已建地铁7号线盾构的影响,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7.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实测沉降表明,沉降速率与剩余沉降基本为线性关系,沉降速率与剩余沉降的平方基本为正比关系,进而从理论上论证了两者的关系。两者的这种关系有利于将工后沉降法、沉降速率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8.
以宝兰客专兰州枢纽工程某一涵洞为背景,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该湿陷性黄土地基,通过现场浸水与未浸水载荷试验,分析处理后地基的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既能有效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又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浸水后地基承载力差异较小,沉降变化明显;垂直渗透深度大于水平渗透范围.  相似文献   
69.
以西安地铁4号线飞天路站到航天大道站区间双连拱隧道工程为例,通过FLAC3D软件模拟计算隧道两侧洞室采用CRD法(交叉中隔墙法)施工时各阶段地表沉降,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侧洞室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占总沉降的65%,上导洞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占该阶段总沉降的67%;控制上导洞施工引起的沉降是控制最终沉降的关键。中洞施工时,在监测断面前后1.5倍单个导洞宽度范围内地表沉降增长速率较大;两侧洞室施工时,在监测断面前后5倍单个导洞宽度范围内地表沉降增长速率较大。当施工到该范围内时,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0.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与预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全线铺设无砟轨道。为了确保高速列车舒适、平稳运行,线路工程变形控制是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研究客运专线路基、桥涵和隧道的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案等关键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使用扩展双曲线法对路基沉降结果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一般路基地段沉降量最大断面的预测工后沉降值为5.8 mm,桥梁墩台、涵洞和隧道的沉降量均较小。这些沉降控制技术和结论对于进行沉降观测控制与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