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5篇
  免费   140篇
公路运输   1316篇
综合类   989篇
水路运输   354篇
铁路运输   703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51.
单边索斜塔钢-混凝土结合梁斜拉桥塔梁根部应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板 (壳 )、梁及三维实体单元相结合 ,对长沙市浏阳河洪山庙大桥塔梁根部区域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 :主梁根部过渡段钢箱梁及混凝土的应力满足规范的限值要求 ,行车道板的剪力滞效应明显 ,徐变对主梁应力的分布影响显著 ;塔根部混凝土在施工过程及运营阶段均处于全截面受压状态 ,与试验结果相比较 ,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2.
不同模样材料(EPS珠粒、PMMA珠粒)的发泡成型特性存在差异。蒸汽的压力、保压时间是影响模样质量的主要因素;在相同浇注条件下,实型铸造的充型阻力较砂型铸造的大,浇注时间增加约一倍;负压实型曲轴铸造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53.
本文在滑移应变微分方程的基础上 ,建立部分剪力连接钢 -混凝土简支组合梁由滑移引起的附加变形方程及组合梁变形计算的一般公式 ,得到了部分剪力连接简支组合梁的附加变形和变形与剪力连接程度系数之间的关系与规律 ,公式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54.
采用原位等效静荷载试验方法,检测和验证13m跨简支钢筋混凝土单块板,铰缝处理前后结构的受力性能,铰缝处理前后单板挠度分别为1/307、1/786,单板经铰缝处理满足了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5.
桥头搭板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桥头间搭板简化为具有局部脱空的Winkler地基梁,针对不同的端部支承条件,对它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绘制了几种典型搭板的最大弯矩影响线图,给出了可用于搭板设计的诺模图。  相似文献   
56.
程翔云 《公路》2004,(5):60-63
应用斜梁桥与正梁桥之间夹角的余弦关系,找到了一种求解连续斜梁桥赘余未知力的近似方法。它把一个连续斜梁桥的力学问题转化为连续正梁桥的力学问题。通过几个算例的验证,其计算结果不但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其计算过程可以应用一般平面杆系有限元法的计算程序来完成。因此,它给设计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57.
地下连续墙作为桥梁基础在软土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号桥的设计为背景,介绍了地下连续墙做为桥梁基础的计算模型的建立、计算参数的取值以及构造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当条件受限制时,地下连续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基础型式。  相似文献   
58.
着重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偏心埋置于树脂复合材料梁/板后,合金在逆相变过程中对梁弯曲变形的驱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在逆相变过程中能对树脂基复合材料梁产生很大的驱动力,可以按需要主动控制复合材料梁、柱的变形;合金的预应变值因素对于合金的驱动效应有较大影响,合金可以进行多次激励。  相似文献   
59.
简要说明了客车全承载车身技术的重要性和全承载车身的优越性;阐述了全承载车身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最后详细说明了全承载车身结构的特点及优点,使我们对于全承载车身结构技术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0.
以一桥梁施工工程实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桥梁悬臂施工中使用的菱形挂篮进行仿真分析.提出3种简化模式计算底模纵梁的承重分配,对比发现将底模纵梁承受的外荷载简化为集中荷载,并分配至挂篮下前后横梁的方法是最优简化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挂篮底模纵梁承重分配系数进行优化,从而简化了繁琐的挂篮底模纵梁受力分析计算,保证了挂篮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