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55篇
公路运输   216篇
综合类   286篇
水路运输   145篇
铁路运输   181篇
综合运输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基于轮廓线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面部轮廓曲线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为提取最优面部曲线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的人脸曲线特征优选算法。该算法从三维人脸深度图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8条轮廓曲线,作为主要识别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克服表情和光照对人脸识别的消极影响,同时它用最少的轮廓线包含了所需要的人脸识别信息。基于这些人脸轮廓线特征,利用改进的Manhattan距离分类器来提高人脸识别的分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明显提高了人脸识别率,并且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求解中央供电两端接受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本文根据此种轨道电路在调整态、分路态、断轨态3种工作状态下的四端网数学模型,在不同的初始参数下仿真分析了轨道电路在断轨态和分路态下的转移阻抗的变化情况,得出轨道电路在断轨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大于分路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以此简化了求解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求解此种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计算方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为此类型轨道电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CBTC列车安全定位中通信中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中断的存在会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CBTC列车安全定位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列车安全间隔距离。CBTC车地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越区切换中断是导致通信中断的主要原因,根据IEEE 802.11协议的越区切换流程,本文推导出越区切换中断时间与列车速度的关系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安全定位的实现方法和移动闭塞系统中列车安全间隔距离的计算方法,推导出通信中断时间与影响安全定位的因素之一——估计的运行距离及列车运行安全间隔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建立两列列车追踪运行模型,仿真不同通信中断时间下两列车的追踪间隔距离。采用此关系表达式进行理论计算的结果与仿真结果验证了通信中断时间与估计的运行距离及列车运行安全间隔的关系表达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由于受到建设条件制约经常会采用较小的平、纵线形指标,其中地下道路和高架道路的曲线路段由于受到中隔墙、侧墙、结构顶板或防撞墙、防眩设施、声屏障等结构物的影响,易造成视距不足,为道路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总结分析行车视距验算方法及规范要求值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解析法计算得到城市道路不同设计速度和视距要求下的平曲线、竖曲线半径对应值,并提出了视距不足时的优化设计措施,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汽车防追尾碰撞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主动安全性能,研究了处于追尾行驶状态的本车与前车的运动学特征;针对前车的不同运动状态分别推导出了跟车距离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模型中3个关键参数的随机性和动态性,对制动迟滞时间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确定方法,对本车制动减速度和前车的运动加速度提出了比较实用的动态测算公式;另外,研究了防追尾碰撞的控制与执行,建立了动态调整安全制动停车距离的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危险裕度判别的安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移动闭塞条件下“闭塞分区”呈现出“移动”和“长度变化”的特征,其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较固定闭塞系统更加复杂。本文建立了移动闭塞系统区间通过能力的数学模型,对区间通过能力与列车追踪运行速度、跟驰车距和列车性能等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就关鍵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移动闭塞条件下的列车运行控制与行车组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users choose where to fast-charge their vehicles from a set of charging stations, as well as the distance by which they are generally willing to detour for fast-charging. The focus is on fast-charging events during trips that include just one fast-charge between origin and destination in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Mixed logit models with and without a threshold effect for detour distance are applied to panel data extracted from a two-year field trial on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usage in Japan. Findings from the mixed logit model with threshold show that private users are generally willing to detour up to about 1750 m on working days and 750 m on non-working days, while the distance is 500 m for commercial users on both working and non-working days. Users in general prefer to charge at stations requiring a shorter detour and use chargers located at gas stations, and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remaining charge. Commercial users prefer to charge at stations encountered earlier along their paths, while only private users traveling on working days show such preference and they turn to prefer the stations encountered later when choosing a station in peak hours. Only private users traveling on working days show a strong preference for free charging. Commercial users tend to pay for charging at a station within 500 m detour distance. The fast charging station choice behavior is heterogeneous among user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basis for early planning of a public fast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optimal toll design problem for the cordon-based congestion pricing scheme, where both a time-toll and a nonlinear distance-toll (i.e., joint distance and time toll) are levied for each network user’s trip in a pricing cordon. The users’ route choice behaviour is assumed to follow the Logit-based 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 (SUE). We first propose a link-based convex programming model for the Logit-based SUE problem with a joint distance and time toll pattern. A mathematical program with equilibrium constraints (MPEC) is developed to formulate the optimal joint distance and time toll design problem. The developed MPEC model is equivalently transformed into a semi-infinite programming (SIP) model. A global optimization method named Incremental Constraint Method (ICM) is designed for solving the SIP model. Finally, two numerical examples are used to asses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9.
沙枕袋可以有效防止水流冲刷河床底部,是稳定河床及岸坡、防止冲刷的主要加固措施。结合长江中游荆江段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介绍了抛沙枕进行护底补坡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点,重点介绍沙枕袋在长江水流影响下的抛投质量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于港外锚地与周边设施、碍航物的相对安全距离,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文中介绍了我国关于锚地宏观选址的相关要求,深入研究了锚泊船走锚特征,包括走锚过程、漂移方向和走锚速度等方面,提出了确定锚地与周边设施(或碍航物)相对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对港外锚地选址及保护锚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