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65篇
  免费   2142篇
公路运输   17246篇
综合类   13029篇
水路运输   28175篇
铁路运输   5663篇
综合运输   3694篇
  2024年   320篇
  2023年   859篇
  2022年   1285篇
  2021年   1623篇
  2020年   1252篇
  2019年   1336篇
  2018年   631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740篇
  2015年   1528篇
  2014年   3337篇
  2013年   3089篇
  2012年   4106篇
  2011年   4388篇
  2010年   4201篇
  2009年   4731篇
  2008年   4885篇
  2007年   3835篇
  2006年   3304篇
  2005年   3314篇
  2004年   3661篇
  2003年   2709篇
  2002年   1849篇
  2001年   1657篇
  2000年   1278篇
  1999年   1105篇
  1998年   918篇
  1997年   873篇
  1996年   917篇
  1995年   808篇
  1994年   575篇
  1993年   497篇
  1992年   434篇
  1991年   380篇
  1990年   306篇
  1989年   45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王眯  信书  耿宝磊  李思瑶 《水道港口》2020,41(3):284-290
文章对中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内外港口相关规范中涉及的防浪结构进行了简要对比,并以典型的防浪结构-斜坡堤为例,重点对比分析了中外规范中对护面块体稳定性计算标准的差异。对比结果发现:中国规范在计算护面块体稳定性时对于稳定系数的选取要大于国外规范,采用国外标准计算的块体稳定重量普遍要比国内大;此外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规范中对块体稳定性的计算公式后发现,国外规范中对于护面块体稳定性计算时考虑的因素较为全面,其适用条件更为明确,这将为涉外工程相关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多旅行商问题,增设集散中心需求及应急服务设施资源容量约束条件,以最小化遍历区域内全部集散中心的综合旅行时间成本为优化目标,构建一种应急设施服务区划分模型,确定各应急设施的服务区范围.设计一种复合算法求解模型,首先基于P-中值选址模型的优化理念,形成初始方案;继而加入禁忌搜索算法,结合LKH求解器对模型进行迭代优化求得最优解.基于宁波市北仑区实际拓扑网络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104.
江木春  韩亚民  李勇 《水运工程》2020,(10):110-114
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项目全长631 km,具有落差大、水流湍急、流速大、水情复杂等特点,是典型的国际山区航道。现场水文测量采用多种设备和技术方法,分段管理和实施,包括比降观测、水文断面测量和表面流速与流向测量等,其中电子浮标法在流速大的河段表面流速与流向测量中效果良好,可为长距离山区航道整治水文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搜集近年来发生在港口区域(如码头、堆场、石化储运区、港内道路等)的安全事故共151例,对港口事故的发生区域、事故类型、事故发生因素的规律及特点进行了统计和研究。结果表明:统计的港口事故,发生在普货码头和普货堆场的事故数量最多,石化储运区的事故数量次之;最常见的港口区域发生的事故类型为起重伤害,其次是车辆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中,人的因素占比最大,其次为设备和货物的因素,管理和环境因素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106.
周榕生 《铁道建筑》2020,(2):143-147
非洲铁路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既有米轨铁路逐步升级改造为标准轨距铁路的需求日益迫切。套轨铁路作为一种过渡形式的铁路,既能实现不同轨距列车共线运营功能,满足不断增长客货运输需求,又能节约土地和建设资金,减少环境污染。在既有米轨铁路不中断运营情况下,进行标准轨-米轨套轨形式的铁路改造也是非洲铁路在过渡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对其中涉及的主要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8.
现行快速出口滑行道位置确定模型常以最小跑道占用时间为唯一目标,主要应用对象为民用机场,未能有效解决多机种、多运行模式下的军用机场快速出口滑行道位置确定问题。针对这个缺陷,基于综合利用率和综合跑道占用时间这2个指标,建立了综合考虑双指标的军用机场快速出口滑行道位置优化模型。以某军用机场飞行区构型为背景,以4种飞机为对象,结合该机场2种年架次比,在不同飞机着陆滑跑距离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基础上,计算了不同位置快速滑行道出口对应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快速出口滑行道综合利用率。针对利用率大于90%的快速出口滑行道,应用贪心算法迭代不同快速出口滑行道的跑道占用时间,并通过加权计算得到综合跑道占用时间。基于综合利用率和综合跑道占用时间,确定出了快速出口滑行道数量和位置,给出了建议的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了年架次比改变对快速出口滑行道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仅以利用率或最小跑道占用时间为优化目标的2种传统模型相比,应用优化模型提出的快速出口滑行道设计方案,在2种年架次比下使跑道占用时间分别缩短18.42,34.82 s,效率分别提高34.2%,40.6%。   相似文献   
109.
为了使跨活动断裂带区域地应力反演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提出了考虑走滑断裂活动影响的公路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思路。通过在断裂带与两侧岩体之间建立接触单元,采用边界位移荷载实现了断裂带两侧岩体的相对挤压及滑动作用。依托华坪至丽江高速公路东马场1号隧道工程,对比分析了采用常规边界荷载和考虑走滑边界荷载2种情况下隧址区地应力场的反演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走滑边界荷载反演得到的地应力场更加符合实际且精度更高;常规边界荷载的最大残差为2.29 MPa,而走滑边界荷载的最大残差仅为0.66 MPa,其残差平方和也均小于常规边界荷载;在断裂带附近,考虑走滑活动影响的最大、最小水平应力值相对常规边界均有所减小,上盘岩体垂直应力也相对减小,下盘岩体受上盘岩体的影响垂直应力相对增大,符合跨断层岩体区域实际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隧址区整体表现为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沥青路面紫外老化引起的性能劣化问题,优选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作为沥青抗紫外老化改性材料,制备光稳定剂改性沥青,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及延度等试验研究光稳定剂改性沥青在紫外老化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基于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系统研究紫外辐射对于光稳定剂改性沥青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HALS光稳定剂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材料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在沥青路面材料抗老化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