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19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前、后轴车轮平面运动和弹性转向角与轮胎侧偏角的不同导致车辆产生不足转向。提出了适用于低侧向加速度段的不足转向梯度计算方法,并阐述了不足转向梯度在高侧向加速度段存在非线性的原因。在经过校核的某轿车多体模型中建立用户自定义变量,采用仿真值与理论值对比验证了低侧向加速度段的不足转向梯度计算方法精度较高。仿真结果表明,对于高侧向加速度段的不足转向梯度非线性原因解释正确。  相似文献   
132.
针对动力电池框在整车试验中的疲劳开裂问题,分析开裂原因,进行设计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台架快速试验验证。文章通过仿真,在常规的试验载荷谱压缩基础上,制定载荷谱强化系数,从而得到一种不依赖于经验的振动台架耐久载荷谱制定方法。结果表明:动力电池框原始方案疲劳仿真开裂部位与道路试验开裂部位一致;疲劳仿真开裂寿命与整车试验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新方案改进效果明显,寿命满足耐久性要求;动力电池框改进方案疲劳仿真寿命与台架试验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仿真制定振动台架耐久载荷谱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3.
车辆的能耗与驾驶员的操作方法密切相关,据统计,一条公交线路上开相同车型的驾驶员,最省油的操作与平均水平相比可以节约燃油5%—7%,最省油的驾驶员与最费油的驾驶员之间的油耗差距还要大。这一结论在2013"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上得以验证,即便是来自全国的节能操作高手,同组间最低耗油量与最高耗油量的差距仍较大。节能操作方法有哪些?驾驶员如  相似文献   
134.
故障现象:该车采用奔驰技术,四缸发动机。发动机急加速严重滞后,缓慢加速发动机转速还能上去。故障诊断:路试后发现,该车车速最多只能达到 100km/h,急加速发动机严重发突。如果缓慢加速的话,发动机的转速能缓慢上去。出现这种故障应该是油压出了问题。接上油压表后,在怠速时油压能达到250~300kPa,而急加速时,油压不但没上升反而下降到150kPa左右,缓慢加速时油压能保持在250~300kPa,这种情况应该是油路上有堵塞。首先进行汽油滤清器的检查,拆下汽油滤清器后发现并不是很脏。汽油滤清器没有堵塞,会不会是汽油泵的滤网堵了。于是拆下汽油泵,滤网也不脏,是不是进油在某一段被堵塞了!在举升机下仔细检查有没有油管被挤压的,也没有发现油管被挤扁的现象,这一下陷入了困境。这么大的油管按理来说不应该被堵的,为了放心起见,用高压气对整个管道进行了检查,发现整个管道畅通无阻,问题出在哪里?由于对此车不是太了解,心想它的供油系统会不会像丰田车系一样,用控制模块对汽油泵的电压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对发动机不同负荷的供油要求,以降低汽油泵老化的速度。于是用万用表对电压进行监测,在以上三种工况时发现,供给汽油泵的电压并没有发生变化,一直在12V以上。  相似文献   
135.
针对主动悬架用直线电机高精度与高效率的控制需求,充分研究直线电机以及主动悬架动力学特性,建立直线电机驱动模型与主动悬架二自由度参考模型。为了改善传统直线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的动态性能,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推力控制方法。该方法将逆变器产生的7个非零电压矢量作为备选矢量,并融合预测模型来计算出控制周期内的电机运行状态参数,基于成本函数最小值原理挑选出最优电压矢量,并将其作用于逆变器产生驱动电机所需的电压。为了解决数字控制系统的固有问题,提出延时补偿技术,保证对电机能够进行实时控制;对于逆变器开关频率不固定而引起的开关损耗等问题,通过在成本函数中加入开关频率项,在选择最优电压矢量的同时还降低了逆变器的整流频率与开关损耗;另外为了提高电机推力的效率以及减小推力与磁链波动,提出最大推力电流比与占空比优化控制技术,提高直线电机的动态控制性能。基于MATLAB/Simulink与dSPACE联合仿真,并搭建直线电机与主动悬架硬件测试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对主动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也进行了仿真与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直接推力控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电机能够拥有更快的稳态速度、更小的电磁力与磁链波动以及更低的开关频率;各工况下,轮胎动载荷试验与仿真结果均方根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2.3%、4.47%、6.3%;悬架动行程试验与仿真结果均方根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3%、8.86%、10.6%;车身加速度试验与仿真结果均方根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23%、9.12%、7.2%。由计算结果可知,各评价指标的相对误差均在13%以内,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证明了模型预测推力控制对于提升电机与悬架动力学性能的有效性,能够实现对车辆悬架系统全局工况性能最优,协调控制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6.
针对无人驾驶车辆在极限工况下跟踪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均难以保障的问题,提出一种纵横向稳定性综合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对无人驾驶车辆在摩擦极限下的速度进行规划,通过纵向加速度前馈和状态反馈控制器实现极限车速下的速度跟随。其次将预瞄前馈与人工势场反馈相结合设计了横向路径跟踪控制器。提出了基于期望与实际横摆角速度偏差的稳定性控制策略,优化纵向控制的驱动力矩。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纵横向协调稳定控制方法可在极限工况下改善无人驾驶车辆瞬态响应,抑制道路曲率突变处的超调量,减少路径跟随中的稳态误差,提高了无人驾驶车辆的轨迹跟踪精度和弯道运动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7.
液压传动柔性特征适用于起步工况,机液传动高效无级调速特征适用于作业工况,机械传动高效变速特征适用于转场工况。分析集液压传动、机液传动和机械传动为一体的多模式机液复合传动装置的设计思路在汽车工程上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了机液复合传动的功率流传递机理,分析了换挡机构处于功率分流机构、复合传动机构、功率汇流机构和后置换挡机构一处或多处时,分段式机液传动装置各自的性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功率分流传动方式多适用于中小功率车辆,且马达转矩与传动装置输出转矩比值保持不变;功率汇流传动方式多适用于大功率车辆,使小功率液压件传递大功率成为可能,并能够在输出端起到减速增矩的效果;功率分流和功率汇流互换的传动方式可通过控制行星齿轮双接口及后置换挡机构,保证机液复合传动在不同速度分段中的高效运行;当换挡机构在行星齿轮之间时,可在2个不同区段改变行星齿轮机构的特性参数,使得在整个工作区范围内保持合理的功率配额;当采用多段式行星齿轮功率汇流传动方式时,后置换挡机构扩大了传动装置转速和转矩的覆盖范围。根据上述5类机液传动设计思路,提出对应的多模式机液复合传动装置设计方案。以一款用于扫地车的机液复合传动装置为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确定相关参数,绘制调速曲线和效率特性曲线,并对其挡位切换优化问题做了简要介绍。该方案充分利用液压传动的无级调速性能和机械传动的高效变速性能,较好地满足了车辆起步、作业和转场工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8.
针对双线铁路中间站多速度等级列车越行方式多样性和相邻列车间隔时间适应性,建立了基于改进概率分析法和组合权重法的到发线数量配置模型.基于相邻列车到达间隔形成的越行条件概率,研究了多个列车到达间隔形成的越行条件概率F(t″),又通过对运行列车组分布特性的相关系数γ取值绝对值化,提出了改进概率分析法,分析了不同越行工况的发生概率;考虑列车越行、列车作业时间因素对到发线数量配置的影响,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得出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到发线数量;综合考虑越行工况的主客观影响,建立了基于加权权重偏差取极小值的组合赋权模型,得到双线铁路中间站到发线数量.通过调研铁路中间站验证了该方法既能准确确定越行工况发生概率,从而判断越行难度大小,又能考虑工程投资、运输组织等,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同时,参数扰动反映了速差和高等级列车开行对数对到发线数量配置敏感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9.
汽车发出异常响声是汽车故障的重要表现,因此,掌握汽车产生异常响声的规律,正确判断汽车异响发生的部位、类型,是诊断汽车故障的重要手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鉴别响声时,要把握4个"分清":  相似文献   
140.
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结合机动车检验机构的实际情况,分析机动车检验机构结果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引导机动车检验机构正确开展结果质量控制工作,达到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