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公路暴雨径流的水质及其污染负荷的初期冲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广州地区三种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公路暴雨径流的水质,并分析了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初期冲刷特征。发现广州地区公路径流中主要的污染物为石油类、CODCr、悬浮固体以及重金属,径流水的可生化性差;其中石油类、CODCr、悬浮固体和Pb含量严重超过我国地表水类水质标准。市内公路径流中的主要污染物含量与我国大陆其他城市在同一范围,但严重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城市区域的公路暴雨径流质量低于非城市区域的公路径流质量,公路周围的环境对公路暴雨径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公路暴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负荷排放的初期冲刷明显,拦截并处理径流初期20%~30%流量可去除整个事件中所排放的50%~60%的CODCr、悬浮固体和重金属,30%~40%的石油类和BOD5。  相似文献   
42.
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洪水流量是确定小桥涵孔径、类型及建筑形式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有关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仍然停留在20~30年前的水平。详细介绍了国内公路部门已有的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然后对径流形成法和暴雨推理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3.
地表径流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雨水管道中的初期效应现象使得雨水调蓄池可以作为污染控制的工程措施之一。该文根据降雨过程中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而编制的计算机软件可以较好地模拟和指导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并针对上海市四平地区合流制管网系统进行了模拟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44.
以FLAC2d为基础,利用其自带的fish语言编制了考虑非饱和土水气两相非饱和渗流-地表径流耦合程序,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为了准确地评价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建议采用耦合边界进行计算,同时考虑水气两相的流动。  相似文献   
45.
该文根据地形特点、排水管道所处坡段位置等条件,介绍对重现期取值以及对径流系数选用的一般方法,并分析了重现期与径流系数对流量的影响。该文还着重介绍了排水管网的平面布局方式和竖向布局方式:根据不同地势、不同的场地规划用地功能等特点,选用不同的平面布局方式,在满足服务区域的排水要求、管道埋深及管道交叉方式均合理的条件下选用不同的竖向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46.
为加强公路路面灰尘及其径流污染研究与防治工作,首先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汇总了当前路面灰尘重金属污染研究在重金属污染来源、污染特征、粒径分布特征及路面径流重金属污染特征、排放规律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然后,指出由于公路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差别,导致二者路面灰尘重金属污染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最后,针对不同等级公路路面灰尘及重金属污染状况,从污染特征、迁移转化机制与规律、重金属的源解析及风险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生态草沟处理技术设计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140-143,14
随着径流污染日益受到重视,治理径流污染的措施成为现今水处理研究的重要方面。以鄂尔多斯体育文化园为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生态草沟处理径流污染的方法,总结了草沟设计的要点以及参数的选取,对推广生态草沟这一径流污染处理技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洋山港区通过堵汊吹填兴建了北港区,边界条件的改变对海区流场结构以及泥沙运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地形的冲淤,通过应用"ADCP测沙"技术,对洋山港区悬浮泥沙的运动有了总体认识。分析成果表明:洋山港区含沙量分布涨落潮略有差异;主通道涨潮挟沙能力大于落潮,南北汊道的落潮挟沙能力大于涨潮;洋山港区输沙量大进大出,大潮微冲,中潮冲淤基本平衡,小潮淤积,相对而言,涨潮动力对洋山港区的地形演变作用较大,即涨潮从东部带来的泥沙,部分淤积于港区的西南部,其中又以小潮对淤积的贡献为大;南北岛链间现存的3个汊道分泄主通道下泄泥沙、减轻港区淤积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9.
为了分析不同下垫面材料径流污染物的输移变化,以ρ(CODCr)为指标,在室内进行了6种下垫面材料(原土夯实、钠盐处理土面、水泥土、塑料薄膜、三七灰土以及混凝土)径流试验,分析了ρ(CODCr)随着径流历时的变化情况.综合考虑下垫面的集流效率及对径流污染物的削减作用,确定适合庭院式集流场的最优下垫面.  相似文献   
50.
我国地下结构抗震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抗震设防目标一般为"中震不坏、大震可修",高于地上结构.规范中"大震可修"的性能指标以层间位移角表示,但层间位移角限值的确定依据并不明确.以地下结构"可修"状态的这一抗震性能指标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比国内外常用抗震设计规范中"可修"状态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分析不同规范性能指标存在差异的原因;然后,通过统计国内外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拟静力试验的结果,评估我国抗震规范"可修"状态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合理性;最后,以地铁车站和地上框架结构为例,通过推覆分析对比研究地下与地上结构的损伤破坏规律,比较地下结构"可修"层间位移角限值与地上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