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吴伟 《中国铁路》2000,(11):19-22
分析了铁路在大西南出海通道中的地位,结合柳州铁路局实际,找出出海通道中铁路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西南、粤西、海南客货运量的预测,提出了铁路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2.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高速公路地处深厚的软土地基,软基里程占路线全长的87%,软基处理是工难点.根据软基处理的设计思想和基本思路,在试验路段采用五种软基处理方法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43.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逐渐加大了道路建设的发展面积各省市纷纷加入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潮流中.沥青混凝土是交通建设的重要原材料,可以使道路变得平整、无接缝,所以在我国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的应用范围最广。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性质与其生产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沥青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施工都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4.
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的修建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作为陆地重要的运输方式,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建设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建设在我国的发展,不同的地质情况也为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修建带来了多方面问题,软土路基,泥岩路基和黄土路基等多种不同路基情况向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修技术建提出了挑战。而在我国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修建技术的发展与推动下,多种路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也进一步拓宽了我国公路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的施工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45.
吴伟  杨晓光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2):21-23,46
针对VDR模型中慢启动规则存在不尽周严的地方并考虑车辆的相对运动情况,提出了考虑车流实际运行状态的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数值模拟表明,新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实际车流的运行状态,并达到更高的路段平均速度和流量,而且避免了VDR模型中的不合理停车,使车辆在路段上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46.
文中介绍了磊口大桥维修加固工程T梁支座的病害特点,支座更换的工艺要求、工艺流程、施工步骤、过程控制措施等,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为解决横梁复杂耦合的空间约束边界条件.利用目前先进的有限元分析程序,提出了对应模型分析法,为横梁设计得出了准确、可靠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48.
吴伟 《港口装卸》2005,(1):43-43
igus公司针对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和特殊高风险应用推出了全新的芯线编织方法。通过新的改进, 4芯和 8芯的ChainflexCFBRAID系列电缆第一次显著地降低了螺旋扭力。这个新设计的电缆系列可以确保拖链系统稳定工作,特别适用于小弯曲半径、长行程(最大到 500m)运行场合。这主要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乘用车侧门安全性试验台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及总体设计方案。针对该试验台在设计时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所设计的试验台具备多种控制方法和结构安装参数可调,不但涵盖了侧门强度测试的功能,还可用于其它零部件的试验。该试验台能实时显示被测车辆变形所吸收的能量等信息,采用图象三维测量法来测量车身刚度(变形矢量)。  相似文献   
50.
突水是隧洞工程施工过程中常遇的主要灾害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采用水力劈裂理论分析隧洞突水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从水力劈裂的机理入手,分析认为隧洞突水现象的水力劈裂研究应考虑多物理场耦合作用。在Biot固结理论基础上,引入了损伤的概念,考虑了岩体渗透性的动态演化;试图通过分析掌子面推进过程中隧洞围岩力学条件变化导致的渗透性改变,来判断突水发生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的损伤破坏导致其渗透性发生了改变,而渗透性的改变为突水提供了通路,提高了围岩突水的可能性;裂隙带等强透水带的存在是隧洞突水的前提条件,高水力梯度则是隧洞突水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