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6篇
水路运输   532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1.
本文从快艇舱室系统的、施工实际出发,总结了用复合轻质板装饰快艇舱室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我国常规潜艇舱室空气质量的现状,气溶胶和总烃的来源、危害、现有设备的配置情况,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舰艇生活舱室色彩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艇生活舱室色彩是构成舰员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舰员的心理、情感、健康及视觉功能等均有较大影响,积极合理地调节和设计生活舱室色彩,对改善舰艇生活保障能力并提高舰艇战斗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从舰艇自身的特点出发,对以住舱、卫生舱、厨房、餐厅、医疗舱和娱乐舱为代表的各类生活舱室的特点及现况予以分析,利用色彩的作用与效应,提出了各生活舱室的初步配色方案,以利用色彩的视觉功效改善舰员的生活环境、提高舰艇的生活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4.
宋炬明 《广东造船》2012,(2):60-61,68
本文从提高舰船舱室空气品质的现实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影响舱室空气控制的三个方面因素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气流组织、加强空气品质控制、改进舱室温度调节、改善系统噪声等四个构想和措施,为进一步优化舰船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建造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5.
韩旗 《中国造船》2012,53(Z1):164-169
船东对船员居住舱室的布置及室内色彩协调的要求越来越高。运用Autodesk Inventor进行舱室的快速建模,可以给船东带来非常直观的感受,便于船东进行舱室布置的调整以及色卡的搭配选择。  相似文献   
76.
从船公司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根据多个项目造船的经验,对船舶上层建筑设计及审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期望为船公司新造船审图和实际监造提供参考建议,最终可以实现船公司审图模式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77.
应用Airpak软件建立4种典型送回风方式的船舶舱室模型,进行船舶舱室内的气流组织模拟,通过预测平均评价和预测不满意数(PMV-PPD)、空气龄和温度场的模拟结果进行舒适性分析,目的是得到更合理的送回风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送风温度和送风量条件下,异侧上送下回形成的PMV-PPD、空气龄和温度场更加均匀;送风方式对辐射空调房间室内空气的空气龄分布影响较大,其中,同侧上送下回送回风方式的空气龄分布表现最差;对比异侧上送下回、上送上回和同侧上送下回3种送回风方式,送回风口异侧要优于同侧。  相似文献   
78.
79.
严斌  刘文章  黄河 《船舶力学》2021,25(11):1572-1579
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舱室声学舒适性水平直接影响着潜航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间接危及潜水器安全.本文以某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载人舱噪声源的构成,并建立舱室噪声仿真计算模型,重点分析舷外设备对舱室噪声的贡献量.结果表明,舷外振动噪声源能够激起较高的舱室噪声,且振动源产生的舱室噪声级更大.本文基于统计能量方法的噪声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本文建立的舱室噪声评估方法有效可行.同时,提出的相关结论能够为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舱室噪声控制方案的确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0.
以聚丙烯腈纤维(PAN)为基体,通过水解、酰氯化及与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反应制备得到多胺基型固态胺纤维.应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纤维的官能团结构、热稳定性及表面微观形貌.在温度25.0℃、相对湿度80%、初始CO2浓度1.0%的条件下,测得纤维在30 min内对CO2的吸附量可达154.4 g/kg;105℃ 水蒸气再生10 min,循环吸附再生50次,纤维的再生效率为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