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2篇
  免费   197篇
公路运输   3210篇
综合类   2899篇
水路运输   744篇
铁路运输   2229篇
综合运输   24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614篇
  2013年   576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志平  贾伟红  马楠  于振刚 《公路》2022,(5):138-142
为明确陆地整孔预制拼装箱梁适用条件,依托实际工程,采用调研、计算等方法,从路线走廊、运架设备、运架方案、建设规模等方面论述了本桥型的适用范围和要求。结果表明,在建筑空间受限、桥下既有道路保通要求高、工程规模较大、环保景观要求高的公路、城市桥梁中,整孔预制拼装箱梁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研究钢混结合段在连续梁桥中如何实现刚度的平稳过渡,本文对钢混结合段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钢混结合段的设计要点,并根据余杭区崇贤至老余杭连接线(高架)工程详细的分析了结合段的具体构造以及构造的合理性。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详细分析了钢混结合段在该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ANSYS建立3×50 m的桥梁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和有限元增量法,使用徐变准则进行徐变等效计算,在考虑施工过程后研究预制板加载龄期为90 d的钢混组合梁桥的徐变效应,并对比预制和现浇两种不同施工方法的桥梁徐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桥面板中支点负弯矩区徐变应力储备是边支点的7.8倍;跨中徐变应力纵向分布为边跨>中跨,而横向呈现“两边大,中间小”的规律;支点截面呈现明显的正剪力滞现象,且外侧腹板处徐变应力为内侧腹板处的3.5倍。同时,相较于整体现浇桥面板,预制桥面板的边跨正弯矩区徐变应力显著减小,采用龄期180 d的预制板时应力减少了45%;预制比现浇桥面板的剪力滞现象更明显,支点截面龄期180 d的预制板腹板应力为现浇的4.3倍。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路桥梁不仅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取了巨大成就,随着港珠澳大桥、北盘江大桥等特大桥梁的建设取得成功后,高墩柱桥梁,跨江跨河桥梁等具有技术挑战的桥梁对我国桥梁建设者已经不是问题了。随着公路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越来越重视高速公路的耐久性、行车舒适性等使用性能了,反观我国桥梁投入使用后的病害调查统计,设计中的结构耐久性技术问题已成为现代公路桥梁的核心问题。本文将结合工程实践调查与试验研究就现代公路桥梁的结构耐久性技术做出分析。希望对桥梁耐久性技术现象及其他桥梁病害处理提供应用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为研究梁的振动问题,开发了一种多功能单跨梁振动实验系统。该振动实验系统主要由底座、支座、激振器、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6部分组成。通过更换支座可以实现简支梁、悬臂梁、一端固定一端铰支、两端固定梁等多种形式梁实验,并且可以通过更改激振器位置,实现不同位置加载。测得了几种典型正弦激励荷载作用下梁振动时程曲线和3根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并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值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梁的振幅和固有频率实验值与有限元数值模拟值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振动实验系统可用于土木工程中梁振动、模态分析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可用于梁振动基础理论的研究。通过一定的设置,也可以实现随机振动实验。  相似文献   
10.
压载舱中的泥沙不仅会对船舶双层底产生额外载荷,还会加速底部构件腐蚀,妨碍检查,而清除淤泥一直是令船东和船员们头痛的难题。文章主要介绍应用于超大型油船VLCC的4种新型防泥沙设计概念,并分析这些设计对船舶设计、审核和建造的影响,重点关注了防泥沙设计中涉及的船体梁设计载荷和局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