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63篇
  免费   1669篇
公路运输   10227篇
综合类   5950篇
水路运输   5264篇
铁路运输   4458篇
综合运输   733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484篇
  2022年   620篇
  2021年   730篇
  2020年   638篇
  2019年   729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476篇
  2015年   765篇
  2014年   1417篇
  2013年   1295篇
  2012年   1398篇
  2011年   1562篇
  2010年   1664篇
  2009年   1632篇
  2008年   1559篇
  2007年   1448篇
  2006年   1341篇
  2005年   1216篇
  2004年   1106篇
  2003年   991篇
  2002年   787篇
  2001年   724篇
  2000年   560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71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0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尚锦  叶欣欣  沙龙 《公路》2022,(5):272-276
九绵高速青龙桥隧道进口段围岩主要为炭质板岩夹薄层灰岩,岩体极破碎。基于CD法施工存在工效较低的问题,施工单位提出三台阶法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隧道施工过程中,中台阶开挖完成后,部分区段初期支护水平方向收敛异常,局部有拱顶掉块现象,对隧道结构安全和洞内施工安全影响极大。针对现场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分析施工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增设临时仰拱、加强缩脚锚杆等措施进行模拟,分析支护结构变形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建议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时增设临时仰拱和加强缩脚锚杆。研究成果为该项目后续区段施工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何艾雨  唐博 《路基工程》2022,(3):113-117
利用重塑土样开展了土体的水土特征曲线试验和直剪试验,分析压实度、干密度、含水率及法向应力指标对非饱和粉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粉土的水土特征曲线有典型滞后规律,尤其当土体压实度较低时,滞后规律更为显著;法向应力及含水率提升,非饱和粉土由早期剪切变形表现为软化,逐步转化表现为硬化特征,这一特征随土体干密度的提升而更加明显;随土体样本含水率提升,非饱和粉土黏聚力逐步下降,将这一规律进行线形拟合,整体拟合曲线表现为折线特征,且转折点与最佳含水率高度重合;含水率与内摩擦角间无明显相关影响规律,同等含水率水平下,土样干密度越大,内摩擦角也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3.
王永峰  王涛  王佐  许林新 《公路》2022,(5):42-45
以贵州剑榕高速、G6京藏高速那曲至拉萨段为依托,针对山区高速及桥梁设计应考虑的多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多重因素包括地形、地质、地震、施工期桥梁防护及特殊桥梁型式比选等,提出了具体措施,避免设计时考虑因素单一、局限于本专业内容的情况发生,为山区、峡谷、陡坡路段的路线及桥梁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5.
6.
7.
抗滑桩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中稳定边坡和治理滑坡的主要手段之一,嵌固段桩前被动土拱效应是影响抗滑桩水平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是抗滑桩水平抗力调整的关键。通过几何缩尺比例为1∶15的抗滑桩物理模型试验,对桩前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究。根据抗滑桩桩前被动土拱和模型试验系统的对称性,自主设计土压力传感器的布设方案,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对桩前土体各测点的xy方向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实时采集;采用千斤顶对模型桩施加水平荷载,对加载过程中抗滑桩嵌固段桩身弯矩、桩前土压力及桩前土体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绘制桩前土体应力云图并对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进行了拟合,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以揭示桩前被动土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桩身弯矩和桩前接触土压力均在嵌固点下4倍桩宽处附近出现极大值,后随埋深逐渐减小;②桩前被动土拱是由相邻桩对桩前土体的相互作用使主应力发生偏转而逐步形成的,其演化过程可分为初步形成阶段、承载阶段和破坏阶段;③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呈抛物线形式,随埋深逐渐增大形成被动土拱所需桩顶位移随之增大;④同一埋深处桩前被动土拱矢跨比随桩顶位移增加而逐渐变大,在承载阶段土拱矢跨比随埋深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级配对粗粒土直剪过程中抗剪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开展不同级配试样的室内直剪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标定细观参数,建立粗粒土数值直剪试验模型。从宏观和细观的角度探讨级配对粗粒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粒径、中值粒径和限制粒径相差不大时,空隙填充密实,结构性好,能够承受较大外力;粗颗粒含量多,颗粒间的挤压摩擦更剧烈,强力链增多;细颗粒含量越多,颗粒间孔隙填充不均匀,更易产生压缩变形,位移场越密集;空隙率随曲率系数、不均匀系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9.
联络线电分相设置方案影响因素众多,且其设置与否对工程和运营的影响也较大。本文对汉巴南铁路兰渝联络线电分相设置方案进行研究,提出高速铁路设置关节式电分相联络线最短长度;对联络线电分相不同设置方案进行比选研究,并结合各方案的土建工程、信号系统、供电系统及限制因素提出布局优化措施,以期为联络线电分相合理设置与优化布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阅章 《公路》2022,67(1):363-369
为研究超前小导管不同参数对其支护效果的影响,提高软岩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以城开高速鸡鸣隧道K61+168~K61+209段为依托工程,重点研究了不同超前小导管管径、外插角、环向间距对隧道上方地表沉降、管身最大弯矩以及拱顶拱腰沉降影响的变化规律,并基于RODBC包和Pearson检验,利用R软件对各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管径增大时,地表沉降最大减幅4.4%,拱顶、拱腰沉降变化幅度分别为-4.09%、-2.5%,管身最大弯矩增幅133.3%;当外插角增大时,地表沉降最大减幅7.8%,拱顶、拱腰沉降变化幅度分别为-25.89%、-22.98%,管身最大弯矩增幅121.1%;当环向间距增大时,地表沉降最大增幅11.14%。通过相关性研究可知外插角对地表沉降影响最密切,环向间距的影响次之,管径的影响最小。因此,利用超前小导管对软岩隧道支护时,应综合考虑各个参数,找到最安全经济的支护参数,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