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层合单元理论在预应力混凝土斜弯桥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上篇提出的层合单元理论,对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交桥和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曲箱梁桥分别进行了空间分析,并与按SAP通用程序所得的值一平面杆系理论计算的值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对比。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本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十分有效地分析斜弯桥梁的空间效应,而且具有单元少,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50 m刚架拱桥承载能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嵊州市南桥50m刚架拱桥承载能力评价的主要方案和方法,给出了理论检算的结果及静载试验的测试值。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及裂缝观测表明:该桥达不到汽车-20级、挂车-100的承载要求,建议知在加宽的同时,对现有桥梁进行必要的加固。  相似文献   
4.
以杭州文晖大桥主跨双塔双索面三跨(100 m+240 m+103 m)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目前桥梁设计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层合单元空间分析理论分析复杂载面形状的斜拉桥,并进行了实桥的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理论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结构的不同材料必须采用不同单元的限制,用较少的单元就能够方便模拟和描述各种复杂的结构的总体受力性能,且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移动模架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混凝土桥梁移动模架施工的技术现状,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为背景,探讨了移动模架法施工适用性、移动模架设计、制造与安装关键技术及其优化、大跨度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及耐久性研究、移动模架制造、安装、安全评估、施工养护工作指南的编制研究等问题,并对相应的技术创新给出了解决方案,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悬臂浇注施工斜拉桥的误差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混凝土(PC)斜拉桥悬臂施工中,为了减小索力及线形误差,分析了误差原因及其控制现状,提出了模型误差及悬浇效应误差的控制方法。结合三维实体等参元和板壳单元的优点,构造了适用于复杂桥梁结构空间分析的实体退化单元,建立了离散钢筋模型。根据挂篮牵索锚固点处的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牵索索力随混凝土浇筑的增量计算公式,建立了悬浇过程中各工况下挂篮前端标高控制的计算公式。应用结果表明:在悬浇施工过程,牵索索力控制精度达到了3%,成桥索力控制精度达到5%,悬臂端标高误差控制在1 cm内,因此,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实现PC斜拉桥悬浇过程各工况下索力及线形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7.
6月26日我区境内110国道巴拉贡至新地高速公路通车试运行仪式在乌海市蒙西收费站隆重举行。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出席了通车仪式赵双连副主席宣布巴新高速公路通主试运行.交通厅厅长郝继业在仪式上讲话副厅长周杰主持仪式自治区政府秘书长乌兰巴特尔、国土资源斤厅长白盾乌海市市委书记赵忠市长白向群.阿拉善盟盟委书记吴金亮、盟长币小砩自治区高路总公司息经理包建设等领导参加了通车仪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效节点力的概念,以虚拟层合单元程序为平台,分析推导了预应力空间效应分析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考查了一座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后连续预应力张拉引起的结构空间效应。针对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特点,重点考查了结构在不同的后连续端浇注与张拉顺序下的预应力效应及其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张拉顺序,对于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尤其是临时支座的合理受力影响很大。并从中选择一次性浇注所有后连续端部的施工顺序作为最优的工序,推荐为施工所采用。  相似文献   
9.
空间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杆系有限元程序结合弹簧刚度矩阵,提出了空间梁拱组合体系桥梁在横向不等跨且横梁刚度沿跨度变化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的弹性支承连续梁法,并结合一座实际桥梁的试验研究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钢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直接灌入钢管,然后全截面承压,使得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但这种结构形式及加载方式就决定其并没有最大发挥钢管的高抗拉性能及混凝土的高抗压特性.对此,笔者提出一种钢管约束混凝土受力体系,理论分析证明该体系较传统构件有着更大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