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解决高地压、高流变条件下软岩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大变形控制难题,通过理论和数值分析,研究让压预应力锚索在隧道大变形控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包括2个方面,一是研究新型让压锚垫板在低预紧力及低围压下的力学性能,满足支护结构先柔让压的要求; 二是让压结束后,预应力锚索在高预紧力条件下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性能,实现后刚强支的作用。结果表明: 1)预应力锚索通过施加预紧力,增大洞壁径向阻力,提高围岩稳定性; 2)预应力锚索在让压结束后对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减跨,由此提高支护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 3)围岩、支护结构和让压预应力锚索变形协调,力学上相互耦合,构成“先柔后刚”的支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依托重庆綦万高速维修试验段对TLA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包括不同掺量的TLA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质试验,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渗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LA能改善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而且能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渗性,可应用于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锚喷支护难以适应软岩隧道大变形的问题,文章通过把钢拱架和喷射混凝土同时工作分为钢拱架单独工作和联合工作两个阶段,利用SAP2000有限元程序研究了实腹式型钢拱架和空间钢桁架拱的力学特征及其单独工作的力学效应;考虑材料非线性与几何非线性,研究了钢拱架在不同支撑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结果表明:(1)将钢拱架单独工作作为支护的一个阶段是可行的;(2)侧向支撑及拱脚的约束情况对实腹式型钢拱架的作用效应有决定性影响;(3)空间钢桁架拱的整体刚度大于实腹式钢架拱,受侧向支撑影响小;(4)提出了提高钢拱架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方法,为喷射混凝土及其它支护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选择。  相似文献   
4.
李凤远  韩伟锋  陈桥 《隧道建设》2012,32(6):903-906
为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防止盾尾在施工过程中漏浆,施工前须对盾尾圆度进行检测。通过对3D摄影测量检测系统测量设备、测量原理及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实例对盾尾各部分相对于标准设计图形的具体偏差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3D摄影测量新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盾尾圆度;2)3D摄影测量技术方法在盾尾质量检测上的成功应用,为盾构等重大装备构件尺寸误差质量比对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在建的重庆市轨道10号线深埋大断面红土地车站为背景,采用MIDAS-GTS(NX)建立地铁车站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2种不同开挖步序条件下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并结合2种不同步序的施工进度及难易程度等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Ⅳ级围岩段深埋地铁大断面车站可采用提前开挖中部核心岩的优化方式进行施工,可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施工速度和经济性,供类似工程施工方案优化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志军  刘广志  于京波  陈桥 《隧道建设》2022,42(6):1044-1052
以某高原铁路隧道左右线进口2台开敞式TBM预备洞为例,针对钻爆法施工中所遇到的富水浅埋、软硬不均且频变的Ⅵ、Ⅴ、Ⅳ级围岩地层,以“岩变我变,主动应对,减震防坍”为原则,分别采取变换台阶高度动态光面爆破关键技术、三台阶预留核心土环形导坑松动爆破技术、爆破先掏槽与液压破碎锤后扩修边技术、悬臂掘进机(铣挖机)开挖上台阶与下台阶松动爆破技术、液压破碎锤开挖上台阶与反装松土器扩修边及拱脚弱爆破等开挖与爆破关键技术。采取了开挖与爆破关键技术后,施工安全、快速,顺利完成了预备洞施工。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复合地层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汕头海湾隧道工程为背景,选取700环掘进数据,通过优选函数类别和网络结构,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合地层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参数预测模型,定量预测刀盘转矩、刀盘能耗和平均泥水压力。研究表明: 1)复合地层盾构贯入度和掘进速度、贯入度和刀盘转速、刀盘电流和刀盘转速的皮氏积矩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在0.75以上,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他掘进参数之间相关性较不明确; 2)复合地层盾构刀盘转矩和刀盘能耗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算术平均误差在5%左右,平均泥水压力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算术平均误差为1.31%,预测精度较高,满足盾构施工要求; 3)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软土地层各掘进参数预测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4)根据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输入参数定量预测其他掘进参数,操作简单,预测效果良好,能够为盾构主司机提供参考,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为实现智能掘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盾构掘进同步注浆是控制隧道变形的关键工序,如何确保海水环境下同步注浆性能满足要求是施工必须考虑的问题。以苏埃通道工程盾构隧道为背景,通过浆液对比试验,得到海水拌制的同步厚浆在流动性、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固结收缩率指标上均优于淡水拌制的同步厚浆;开展了海域环境下浆液配比的正交试验,分析影响浆液性能的主要因素,发现水胶比、胶砂比、膨水比、灰粉比和泥粉比与浆液的坍落度、稠度、泌水率和凝结时间呈现不同的相关关系;以坍落度为主要控制指标,确定保证施工效果的最佳配合比,并在施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凤远  陈桥  冯欢欢 《隧道建设》2019,39(10):1720-1727
为制定高强度花岗岩基岩突起地层的盾构掘进方案,在汕头海湾隧道现场取回花岗岩岩样,测试出CAI值及元素成分,进行滚刀破岩实验,对比分析相同工况下48.26 cm(19英寸)2种典型盘形滚刀(镶齿和一般平刃)的破岩效果,研究48.26 cm(19英寸)一般平刃在不同推力和刀间距下的掘进参数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1)工程现场的花岗岩岩样Si元素平均含量为37.35%,CAI值为3.56~3.91,为高磨蚀性岩石; 2)相同工况下,一般平刃滚刀具有更高的掘进效率; 3)单把滚刀总推力为300 kN时,掘进速度为4.1 mm/min。  相似文献   
10.
李志军  陈馈  陈桥  周毅  李增  于京波  张啸 《隧道建设》2022,42(5):807-816
为探讨高原铁路某隧道不良地质条件下敞开式TBM开挖直径是否适应的问题,结合已建、在建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数据,分析TBM法隧道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的原因,且通过对比分析工程地质数据、衬砌参数,认为不良地质条件下TBM护盾收缩及初期支护体系形成支护能力周期长是造成初期支护侵限的主要原因。预测当TBM开挖直径为10.2 m时,该高原铁路隧道TBM段Ⅲ级围岩中等及以上岩爆段、Ⅳ级围岩(节理密集带)、Ⅴ级围岩(蚀变岩)存在初期支护侵限的风险。提出如下建议: 1)设计TBM开挖直径时考虑护盾收缩量; 2)在强烈岩爆段、节理密集带、蚀变岩等情况下,采用钢管片施作初期支护以提供临时支撑,缩短支护能力形成周期,并将TBM开挖直径适当增大为钢管片安装预留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