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付敏  肖毅海  任会  高峰 《湖南交通科技》2014,(2):148-151,184
高山峡谷地区岩堆体分布较广,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在岩堆体上进行,岩堆体的稳定与否对结构物的安全至关重要。马罗隧道出口端洞身位于一大型岩堆体中部,施工难点有:岩堆体处治、隧道进洞方案、施工顺序、边仰坡开挖等,经过现场调查,对岩堆体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对其稳定性进行定性评价,提出岩堆体加固建议并用以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桥址高陡岩质斜坡稳定性分析时,一方面,应考虑斜坡的卸荷变形影响;另一方面,作为桥梁建设场地,除应评价其整体稳定性外,还应考虑表层危岩体及岩体蠕变对桥梁安全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平硐所揭示的高陡岩质斜坡中的强烈卸荷变形特征,提出了桥址高陡岩质斜坡稳定性分析时应评价的内容及分析方法,对相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坝基勘察期间,难以直接观测到坝基岩体中的结构面特征.通过在勘探孔中进行孔内摄像,能观测到孔壁各类裂隙面的特征.基坑开挖后,对揭露的岩体结构面进行编录统计.将两种方法获得的成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孔内摄像成果能较好地反映坝基岩体结构面特征.工程实例证明:孔内摄像可用于解决勘察期间坝基岩体结构面勘探这一难题,具有高效、直观、可靠的特点.通过孔内摄像,容易发现基坑中出露少的缓倾不利结构面.使用孔内摄像勘探坝基岩体结构面特征时,应注意“一孔之见”的局限性及岩体结构面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勘探时,一方面要保证有合适的孔内摄像点数量,另一方面要及时分析孔内摄像成果,判断岩体结构面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