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1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结合我国港口工程实际情况,对港口工程设计有关的主要荷载进行了大量调查、观测和数理统计分析,找出各类荷载概率分布类型和统计参数,使新规范向“以分项系数表达的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转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丁坝附近的水流结构及影响丁坝冲刷的主要因素,并在理论上对冲刷深度公式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推导,利用数学软件MATLAB对现有的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丁坝冲刷深度公式,并将其与已有的部分公式进行对比,用仅有的实测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文章给出的公式较规范公式更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3.
4.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引入到该河流航道的航务管理,不仅能够提高该航道的运输效率以及航道管理人员的决策与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实现港口航道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文章首先阐明了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地理信息系统(Lancangjiang &Meigong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LMGIS)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系统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景洪港是交通部批准的国家级港口.近年来在景洪港下游多处修建建筑物,短期内使河势和流态发生较大改变,分析和研究景洪港的淤积变化并对其及早治理,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本文根据天然实测资料及河工模型试验资料,分析景洪港淤积变化的基本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内河智能交通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河航运在运输成本、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优势突出,而内河航运管理相对滞后。提出内河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阐明内河智能交通系统的3个关键技术:船舶定位、无线数据通信、电子河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并对我国发展内河智能交通系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澜沧江景洪水道V级航道整治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景洪水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定床模型试验提出的Ⅴ级航道整治方案,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水面线和流场分析计算,研究了景洪水道Ⅴ级航道整治后通航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治工程实施后该河段通航条件能基本满足Ⅴ级航道标准。  相似文献   
8.
简述景洪大砂坝水道的概况并计算出输砂量和造床流量,分析景洪大砂坝浅滩的成因和演变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整治原则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深入研究了波浪正向入射时,立波压力与堤前波高的关系,并与各家公式进行对比,证明堤前波高作为控制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内河船舶法向接岸速度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