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针对加装于某型改装艇上的XX型无源干扰发射装置在发射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总结了无源干扰发射装置装艇时的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尾滑道式小艇收放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船载小艇收放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成功完成了国内首套双滑道的尾滑道式小艇收放系统,并装备于新建海关缉私艇上。为扩大其应用范围,结合工程项目,开展了该项技术的系列化改进研究,如建立了关键部件的3D模型、开展了有限元计算、进行了优化设计及一系列缩比模型和实船试验等。改进研究取得成功,其产品已配置在海监船、消防船、水警指挥船、渔政船等6型船舶上。介绍了尾滑道式船载小艇收放系统运用优化设计概念,采用新技术的改进过程。最终实现该装置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目标,并且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4.
浮筏是一种隔振装置,而影响隔振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通过运用MSC/PATRAN,建立了船用电站浮筏的有限元模型,设置了影响浮筏隔振性能的各种不同参数,包括筏架的质量、刚度、结构阻尼、隔振器的刚度等,并利用MSC/NASTRAN计算出了不同参数状态下的振动加速度,通过对计算所得的隔振传递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了最优隔振性能参数,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附加质量法、公式估算法以及流固耦合有限元方法对有限域流体与结构耦合振动特性进行计算分析,以方箱底板单面接触有限域的液体,以及双面分别接触有限域液体和无限域液体工况为例,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出工程中处理附连水质量影响的一般方法和经验。给出处理有限流体域问题时附加质量法的一般适用准则,即当浸水参数h/b0.1时,利用附加质量法具有足够的工程计算精度,而当h/b>0.1时,建议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滑行艇尾部结构的模态分析和响应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滑行艇尾部结构振动问题,建立尾部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MSC.Patran/Nastran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响应预报。其中,采用虚拟质量法模拟流体与结构相互作用来计算附连水质量;运用瞬态响应分析方法计算螺旋桨脉动压力引起的尾部结构振动响应。通过分析获得该艇尾部结构的振动特性,为结构减振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面舰船和潜艇的板格以及所有其他结构构件在航行中会产生振动。振动主要是由动力装置激励而产生的。在巡航或设计航速航行时,各以其基频以及与高阶谐振频率相关的模态产生振动。板格运动具有确切定义的能量谱,它取决于结构设计板格位置以及单个或多个动力装置的转速。板格运动将与邻近的湍流边界层中的涡流相互干扰,这种相互作用能导致摩擦阻力的增加或减少,为此,对板格及其支撑系统中的设计是否应考虑水弹性的影响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自由面格林函数法的三维线性势流理论求解三体船辐射和绕射的水动力问题,得到各重现周期和概率水平下的垂向弯矩和垂向剪力的长期预报极值,分析其统计特性和分布规律,并与规范计算值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运用簿壁梁理论进行总纵强度评估,为三体船的载荷预报和结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尾滑道式船载小艇收放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尾滑道式小艇收放是国内的一种新型船载小艇收放技术,与传统小艇收放方式相比,具有收放艇快速、安全、可在较高海情下操作等明显优势.文章介绍了国内首创的尾滑道式船载小艇收放系统的设计、试验、使用特点和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三明治夹层板振动特性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粘弹性材料的频变性,采用模态应变能法求解三明治夹层结构的各阶固有频率及损耗因子,讨论粘弹性材料的厚度、刚度变化对结构的频率和损耗因子的影响,并采用零阶近似法进行模态损耗因子的初步优化设计;最后,对夹层板结构的横向应变动力响应进行探讨。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模及计算方法有效,对于三明治夹层板的动力特性研究,考虑芯层的横向应变影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