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我国已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形势和我国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地质生态环境行业角度,结合蓝绿工程、低碳土地整治、绿色建筑以及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特点,提出相应的减排固碳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程昊 《铁道建设》2003,(4):15-18
针对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地区的特定环境及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分析工程施工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对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进行初步探讨,并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青藏线路两侧的施工便道、取弃土场、路基边坡等要进行相应的植被恢复.根据几年来环保监理经验和实地观察,通过植被移植、人工植草可以在降雨量较大地区实现植被恢复,但唐北段由于降雨量较少,植被恢复比较困难.如将高吸水颗粒树脂(可贮存自重500~1000倍水份)掺入土壤里,周围环境气候干燥时,高吸水树脂逐渐释放出所吸收的水分,使周围土壤维持一定的湿度,提高土壤含水率、改善土壤保水性,如此可大大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单的分析了以低碳为目的,以设计为手段,如何达到高速公路在资源、能源、材料的占用和使用时降低消耗数量、调整消耗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对碳吸收生态系统破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当前的重载交通中应用前景广阔,开放交通后路面板受到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双方面作用。为进行合理准确的配筋计算,本文对考虑地基摩阻力情况下路面板的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推导。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15标段处于高原永久性冻土地区,自然环境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等高原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铁路建设对沿线水土保持造成影响表现为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对地表和植被的扰动、破坏,引起风力侵蚀、沙害,冻融侵蚀以及河道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为此本文就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四个方面的水保防护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施工过程中人员流动性大、机械设备多、现场环境随时变化等特点,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实施过程动态管理是预防事故发生、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安全生产动态管理进行评价涉及了诸多方面的因素,既要充分考虑到各因素之间关系,又要考虑各因素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现在普遍运用的定量、定性评价方法不能充分准确的反应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和相对重要程度,从而导致评价的结果不能很好对反映实际情况。本文尝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相应的模型,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的评价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主体工程完工后,取土场的生态环境恢复是全线环保恢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恢复的目的是通过对取土场的综合治理,达到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冻融滑塌,同周围景观协调统一,并进一步达到复垦还林还草要求。本文针对青藏高原冻土地区山丘坡地取土场植被稀疏、生态脆弱的特点,进行了以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为辅的研究尝试,取土场恢复试验结果表明,从景观恢复、水土保持和防止冻土区的融陷、滑塌现象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以下简称"吉珲铁路")西起吉林市,东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线路全长365.352km。该项目连接图们口岸、珲春口岸,主要为通道内城际客流和旅游客流服务,对构筑东北地区快速客运网及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建大理至丽江铁路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建铁路大理至丽江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简单介绍了铁路施工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本文从人为因素的角度,对路基、隧道、桥梁、施工场地、取弃土渣场等方面的水土流失临时防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铁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