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8篇
综合类   4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南温湿地区水泥稳定碎石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和东南温湿地区高等级公路路面裂缝的主要成因,基层、面层的各项指标与反射裂缝出现的关系,对比各种改善措施的作用效果,提出减少反射裂缝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层合单元理论在预应力混凝土斜弯桥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上篇提出的层合单元理论,对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交桥和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曲箱梁桥分别进行了空间分析,并与按SAP通用程序所得的值一平面杆系理论计算的值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对比。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本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十分有效地分析斜弯桥梁的空间效应,而且具有单元少,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项贻强  黄志义 《交通科技》2001,(1):31-34,36
结合一座典型的悬拼式预应力砼T型刚构桥存在的预应力不足、桥面开裂、桥梁悬臂端下挠等病害,给出了该桥型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计算的主要方法及结果,提出了加固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粉喷桩加固软基的应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强  章宇强  黄志义 《公路》2001,(10):120-123
粉喷桩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加固技术,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软土路基的加固工程中,但应用水平超出理论研究水平的状况使我们有必要对该类复合地基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的通道粉喷桩复合地基为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详细地分析其应力特性,得出了一些有工程意义的结论(如地基内应力分布均匀,粉喷桩的临界桩长等。)  相似文献   
5.
粉喷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粉喷桩作为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在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某高速公路实验段为例,对粉喷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详细分析了其变形特点,总结出粉喷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测车轮接地压力简化分布形式,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PCC+AC复合路面有限元三维分析模型,考虑最不利荷位和水平力系数进行复合路面沥青加铺层力学响应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仅考虑垂直荷载的传统分析相比,不同的力学指标对应的最不利荷位不同。考虑水平荷载后各力学响应指标随着水平力系数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影响程度从高至低依次是最大拉应力、最大拉应变、接缝两侧的弯沉差、MISES等效应力、最大剪应力;当水平力系数≥0.2时,加铺层中的最大拉应力和拉应变的位置将由层底转到层表(增加“表”字)面,此时加铺层表面比层底更容易产生张拉裂缝。  相似文献   
7.
以杭州文晖大桥主跨双塔双索面三跨(100 m+240 m+103 m)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目前桥梁设计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层合单元空间分析理论分析复杂载面形状的斜拉桥,并进行了实桥的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理论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结构的不同材料必须采用不同单元的限制,用较少的单元就能够方便模拟和描述各种复杂的结构的总体受力性能,且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移动模架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混凝土桥梁移动模架施工的技术现状,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为背景,探讨了移动模架法施工适用性、移动模架设计、制造与安装关键技术及其优化、大跨度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及耐久性研究、移动模架制造、安装、安全评估、施工养护工作指南的编制研究等问题,并对相应的技术创新给出了解决方案,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悬臂浇注施工斜拉桥的误差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混凝土(PC)斜拉桥悬臂施工中,为了减小索力及线形误差,分析了误差原因及其控制现状,提出了模型误差及悬浇效应误差的控制方法。结合三维实体等参元和板壳单元的优点,构造了适用于复杂桥梁结构空间分析的实体退化单元,建立了离散钢筋模型。根据挂篮牵索锚固点处的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牵索索力随混凝土浇筑的增量计算公式,建立了悬浇过程中各工况下挂篮前端标高控制的计算公式。应用结果表明:在悬浇施工过程,牵索索力控制精度达到了3%,成桥索力控制精度达到5%,悬臂端标高误差控制在1 cm内,因此,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实现PC斜拉桥悬浇过程各工况下索力及线形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21日,来自海内外的浙江大学校友,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兄弟高校负责人,各级领导和学校师生万余人齐聚浙大紫金港校区,参加浙江大学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等为校庆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