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含裂纹的沥青路面在水平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各种病害.基于断裂力学的沥青路面水平力控制校核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设计符合路面的破坏机理的特点,将其计算过程编成计算机程序,使用方便,同时也可以用于公路超载车辆对路面破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认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黏塑性特性,优化路面结构的设计计算,选用路面常用的骨架密实和悬浮密实2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振动压实成型了Φ150×150 mm标准圆柱体试件,应用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设定不同加载速率(0.5,1,1.5,2,4 mm·min-1),进行简单加载、循环加卸载、抗压回弹模量、徐变和松弛等试验,测试试件的应力-应变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强度、刚度、徐变与松弛等变化规律及加卸载应力-应变特性,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塑性特性,提出改进型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对试验结果的总体影响小于4.4%(相对误差),且60 min的徐变变形最大为0.03%,14 min的应力松弛最大为6.9%,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黏性极弱,可以忽略不计;每次加载卸载后均有回弹变形和永久变形出现,反映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塑性性质,且服从有应力强化的弹塑性固体模型,可以用广义圣维南模型模拟分析;提出的改进型邓肯-张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可以用来分析水泥稳定碎石的应力-应变曲线;0.4σmaxσmax为水稳碎石混合料的破坏强度)对应的割线模量十分接近传统的回弹模量,说明简化的0.4σmax取值法可以用来测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回弹模量;从总体路用技术性能来看,骨架密实型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优于悬浮密实型。  相似文献   
3.
压实是影响SAC25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和使用性能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指导设计和施工,采用3种压实试验方法——标准马歇尔击实、大型马歇尔击实法和SGC旋转压实研究SAC2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和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型马歇尔击实法和SGC旋转压实法成型的SAC25沥青混合料密度与现场钻芯试件的密度接近,是成型SAC25沥青混合料的合适方法,其成型密度平均是标准马歇尔密度的1.02~1.03倍;旋转压实试验的密度曲线能够较好地反映SAC2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与车辙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某船主机燃油供给管系振动问题,介绍了开展减振工程实践之初,利用仿真计算软件对改造措施的优化仿真计算分析及其结果,并结合改造工程实践对改造后振动综合治理效果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改造措施有效,管系降振效果较为明显,为更深入开展船舶动力输流管系振动治理研究提供了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5.
沥青与石料间的剪切粘附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自己开发设计的剪切粘附试验,对两种品质的沥青和两种性质的石料进行了粘附性剪切试验分析,给出了沥青与石料间粘附性强弱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受剪切速率和试验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粗骨料形状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春雨  厉永举 《中外公路》2007,27(5):199-202
基于粗骨料形状对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的影响,用骨料形状的3个指标:近似容积V、针状比P和圆形度Q来定义粗骨料的形状,并按这3个指标的不同,选取5组不同形状的粗骨料拌和OGFC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和车辙试验,得到3个不同指标参数和剪应力τ及动稳定度DS之间的关系,并用抛物线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使τ和DS最佳的3个指标范围,从而提出了OGFC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粗骨料形状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7.
硬质沥青混合料动态间接拉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动态测定方法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的参数能真实反映沥青混合料对运动车辆荷载的响应,并能正确表现沥青混合料本身的粘弹性性质等优点,利用英国Cooper NU-14多功能沥青材料试验机测定了30^#硬质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二元方差分析及非线性拟合,分析了级配、油石比、结合料类型和试验温度对动态间接拉伸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30^#硬质沥青混合料具有很高的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用于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可减小其底面的拉应变;级配、油石比、试验温度和沥青针入度均对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粗骨料形状对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有较大的影响,以骨料形状的三个指标为基础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和车辙试验,确定使沥青混合料强度最大的最佳粗骨料形状,可为碎石矿料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30#硬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春雨  刘峰 《中外公路》2006,26(6):185-188
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将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近年来国际上使用的沥青有向稠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以期增强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尤其是中下面层。该文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30#硬质沥青的性能指标,对其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分析了30#硬质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表明30#硬质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高温变形能力,用于沥青路面的中下面层可以大幅度减少由于高温和重载所产生的车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