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0篇
  免费   61篇
公路运输   738篇
综合类   710篇
水路运输   828篇
铁路运输   569篇
综合运输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Ridesharing has been attract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One of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study of ridesharing is to identify the most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improving the ridesharing decisions taken by participants. Another challenge is to use harvesting techniques to extract specific types of travel-related information. Many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the commun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issues. However, due to a lack of information sharing between different transit authorities and the difficulty of identifying subjective perceptions of the experience of ridesharing,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ng how social media data might support or obstruct goals for mobility,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ridesharing is a difficult task. In this survey, we first analyze the literature on ridesharing with a focus on the properties and model of service, and introduce a framework to describe the major components required for a ridesharing service. Then, we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social media and present the rationale for harvesting travel-related data. Finally, we detail some possible directions and different approaches for using social media data, and highlight their assets and drawbacks.  相似文献   
2.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福高速公路邵三段某合同段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阐述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锚索差异荷载增量计算方法、质量检验及结果。  相似文献   
3.
护岸设计原则和类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观和造型上,以构建优美的河川景观为出发点,综述了护岸的设计原则。为了加快推广应用护岸工程技术的步伐,本文就护岸类型方面进行了综述,主要评析了各种护岸工程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4.
菏日铁路复线上的三孔联体框架式立交桥施工工程 ,采用整体顶进二股道的施工方法 ,线路加固用纵挑横抬法 ,并采取了防止线路横移措施 ,缩短了工期 ,圆满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船舶在海浪中运动的可视化技术。给出了可视化设计过程的流程图,并讨论了建立船舶模型的可行方法和三维波浪模型的数学模型,以及如何应用OpenGL函数库来生成船舶在海浪中运动的动画。在讨论可视化技术时,使用了具有平台独立性的OpenGL图形库。  相似文献   
6.
铁路检测设备已经由单项检测发展到多项检测、由静态检测发展到动态检测、由接触式检测发展到非接触式检测,由低速运行状态检测发展到高速运行状态检测。日本的综合检测列车是这种趋势的典型代表,支撑这种发展趋势的核心技术是机器视觉技术。我所承担的铁道部重点课题《非接触式接触线动态检测设备研制》,2005年4月,在福州供电段青州网工区、沙县网工区接触线磨损实测,  相似文献   
7.
潜艇消磁系统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磁技术是潜艇隐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潜艇消磁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分类和控制策略,并剖析了潜艇安装消磁系统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内沿海、沿江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为发展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内有关航运单位把握时机,在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中采用国际标准箱,开辟全集装箱班轮航线.经过数年的发展,形成了北起大连,南至海口沿海集装箱运输的大通道和以上海为中心沟通沿海和长江的"T"型运输网络,构成了我国水路内贸集装箱运输的新风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直接式TPMS系统原理,以基于MPXY8020传感器的TPMS系统设计方案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类TPMS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并结合产品化的实际应用,对直接式TPMS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难点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铁路路基道碴囊及路基空洞注浆加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既有铁路软弱桥头、路基碴囊及路基空洞采用注浆加固,可使路基承载力显著提高,且施工不要点、不封闭、不缓行,提高了铁路的综合效益。注浆加固是整治类似病害而不影响运营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