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车型悬置支架在道路试验中失效的现象,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发动机悬置支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支架结构、材料以及焊接工艺进行优化设计:结合台架试验和道路可靠性试验,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系统接地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永磁牵引系统的接地检测新方法。通过结合接地检测电路的拓扑结构,分析了不同接地情况下接地电压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接地电压超限判定算法、采用各轴逆变器分步检测和增加永磁接触器诊断节点等措施,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诊断出电机侧、变压器侧和变流器侧具体的接地点,提高了故障点定位的准确性。半实物仿真和地面机组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巴东长江大桥5号承台控制裂缝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巴东长江大桥5号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温度裂缝所采取的措施,进一步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当公路路基挡土墙填筑时,挡土墙受到土体的侧向挤压作用,特别是在碾压时会产生巨大的侧向土压力,导致挡土墙的倾斜。结合盐城示范公路路基挡土墙工程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碾压时水平和竖向土压力均有很大增加,但随着压路机的驶离,两者均瞬间减小,但竖向减小的幅度大于水平向;位移的变化随填土高度增加而增加,且后期增加较快。  相似文献   
6.
连杆是柴油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在大功率高速柴油机的设计中,常采用并列式连杆机构、主、副连杆机构、对置式连杆机构.无论哪种结构的连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连杆精镗上、下头孔都是机械加工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否能保证稳定的精镗孔质量,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装配质量、整机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滚压加工作为一种先进的高效精密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杨松  白龙  隋成文 《北方交通》2012,(10):42-44
介绍了公路工程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对比了国内外预防性养护的发展现状,介绍了预防性养护的具体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并对现存的以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弓网检测的应用场景中,传统的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依赖电源供电,且必须安装在高电压的受电弓上,从而增加额外的设备和复杂性。文章研究采用无源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光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无需额外安装供电电源和充电控制系统等设备。通过介绍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其应用场景,提出在弓网状态监测的高电压环境中,光纤传感器具有独特优势:不仅无需供电,减少额外设备,还能实现信号传输的高低压隔离,有效抵抗电磁干扰。针对受电弓检测的特殊需求,开发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接触力和加速度传感器,其便于在受电弓上安装且对受电弓结构无影响。在列车受电弓上的实际安装测试中,成功实现对弓网接触力、硬点等参数的高精度检测。该弓网状态监测系统能够适用于专用检测车和运营动车组,大幅扩展弓网监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本构关系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沥青路面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分别将沥青混合料当作粘弹性材料和以动态模量、抗压回弹模量表征其基本力学参数的弹性材料。分析了不同温度、行车速度及基层类型下路表弯沉、沥青面层底和半刚性基层底水平应力,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动态模量的分析和粘弹性分析结果比较接近,尤其是路表弯沉峰值和半刚性基层底水平应力峰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2%以内;而采用抗压回弹模量分析的结果则差别较大,尤其是沥青面层底拉应力峰值只有粘弹性分析结果的1/3左右;在弹性分析范畴内,应该用动态模量取代抗压回弹模量,以提高路面力学响应分析结果的精度并综合考虑温度、行车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典型定位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误差 ,介绍了计算这些误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并对其应用中所使用的关键词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