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绕海底管线悬空段肩部的三维湍流结构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兵  李玉成  程亮 《中国造船》2002,43(Z1):330-335
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恒定来流绕悬空的海底管线与海床相交处,即管线悬空段肩部的三维流动情况.基于管线直径和来流流速的Re数为5×105.应用Smagrinsky亚格子模型来封闭湍流方程.通过对数值研究结果的可视化处理,由涡量幅值的三维等值面可见,绕悬空段肩部在管线上游形成了一条涡管,它的一端绕过半埋于海床的管线段的顶部,另一端延伸至悬空管线上游的海床上;而由对称张量S2+Ω2(S和Ω的分别为速度梯度张量的对称和反对称分量)的特征值定义的涡核可进一步显示三维流动结构的细节.本文的研究为利用数值模型进一步研究海底管线周围局部冲刷沿管线轴向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沪宁高速公路南京连接线路面面层摊铺工程的施工方案。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高等级公路加铺改造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玻纤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优点,探讨了玻纤维混凝土在铁路混凝土桥梁保护层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求解Beji和Nadaoka改进的Boussinesq方程,模拟了波浪在多个串连大圆筒结构前的反射,得到了作用于圆筒结构上的波浪力。空间离散采用有限元方法,可以较好地适应圆筒结构表面形成的复杂边界形状。数值模拟结果与公开发表的物理模型试验成果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中老铁路丰洪至万象段地下水进行了系统取样测试分析,从 pH 值、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及侵蚀性 CO2的含量来分析地下水对沿线铁路地下工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DK365—DK373,DK380—DK384和 DK393—D1K406段应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能力,DK374+700拟建班芬送车站段要提高混凝土耐硫酸盐化学侵蚀能力,中老铁路丰洪至万象段沿线应提高混凝土的抗酸性侵蚀及抗 CO2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空心电抗器的研制过程,描述空心电抗器的技术要求,重点分析电抗器的电感计算、机械结构设计、温升及屏蔽板计算。运用了ANSOFT有限元软件对电抗器电磁场进行模拟分析,以达到国际非电离辐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神经网络的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管继富  侯朝桢  顾亮  陈兵 《汽车工程》2003,25(6):586-590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模糊控制主要用来对付系统的非线性;神经网络根据振动响应的方差递推结果来辨识车体的振动情况实时调节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使模糊控制器对路面的变化具有自适应的能力。在半主动悬挂1/4车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车辆智能悬架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性能车辆悬架技术一直是车辆悬架发展的重点,采用智能控制的悬架系统是悬架深入发展的趋势。文中从车辆智能悬架发展现状,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分析车辆智能悬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指出车辆智能悬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船员疏忽与船员不适任看似意思相近,然而在法律上对船东而言,其产生的后果却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盾构隧道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时开挖面应力释放率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一种既有的体积损失率迭代求解应力释放率的方法,依托广州地铁21号线盾构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实际工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掌子面不同软硬岩比例、不同埋深条件下的应力释放率变化趋势,并结合现场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在盾构隧道掘进穿越上软下硬地层分界面的过程中,围岩的初次应力释放率范围基本保持在24%~36%,且随掌子面硬岩比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 2)相对于围岩条件而言,埋深对应力释放率的影响更小。此外,在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全过程模拟中,根据围岩变化情况随不同开挖步动态调整应力释放率这一做法较全程取一固定应力释放率值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