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1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以LabVIEW软件作为研究平台,完成了高速列车车下设备舱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和设计。系统数据采集使用LabVIEW FPGA数据采集模块,应力采集采用流程化配置,数据传输采用DMAFIFO方法,使得系统实现了车下设备舱关键受力部位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显示、快速储存和离线回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动车组结构监测数据种类多、实时和历史数据量大的特点,基于Web技术开发了高速动车组跟踪监测数据可视化系统.采用三层可视化层次结构,提出了特征值取值、基于时间戳的数据同步等方法,并使用Web地图和AJAX读取技术等,实现对动车组的运行位置、不同车辆各类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和显示.最后,应用此数据可视化方法,通过对动应力等数据的处理和动态显示,做到对多项监测数据的整合,满足了动车组监测数据的可视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复杂产品模型较大、小型零部件多的特点,提出一种动态装配对象可见性计算方法.该算法将装配结构树表达为层次包围盒场景图,在实时绘制时结合视锥剔除和细节剔除,采用改进的快速查询策略实现虚拟装配对象的可见性判断和剔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高效地剔除动态装配对象中的细小像素个体,使虚拟装配复杂动态场景的实时绘制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杂产品模型较大、小型零部件多的特点,提出一种动态装配对象可见性计算方法.该算法将装配结构树表达为层次包围盒场景图,在实时绘制时结合视锥剔除和细节剔除,采用改进的快速查询策略实现虚拟装配对象的可见性判断和剔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高效地剔除动态装配对象中的细小像素个体,使虚拟装配复杂动态场景的实时绘制效率得到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N-S方程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建立了带有车轮的200 km/h动车组模型,对其明线运行的外流场进行了空气动力学仿真.并对列车壁面附面层网格进行了细分,得出压力、速度的分布规律,针对网格划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列车的阻力系数为0.436,升力系数为0.014;此型200 km/h动车组车尾的安全避让距离为6 m;当加密附面层网格使y+从2200减小到55时,阻力系数提高15%.  相似文献   
6.
基于结构-声场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模态叠加法推导了系统在动力载荷作用下响应声压级对结构设计变量的灵敏度.以一矩形平板与立方体声场耦合系统为研究算例,计算了1~200 Hz声场内域点响应声压级对板厚度的灵敏度,分析了灵敏度随激励频率、设计变量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态叠加法求解声学-结构灵敏度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高速动车组的检修业务,以CRH3动车组转向架为研究裁体,采用多媒体创作软件为开发平台,借助多媒体制作工具,研究和开发了面向CRH3动车组转向架检修业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CRH3动车组转向架检修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虚拟现实、虚拟装配,数据压缩等关键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结构应力法计算了焊缝的等效结构应力和累积损伤比,对这两种焊接形式在惯性载荷作用下的疲劳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采用名义应力法和等效结构应力法对有限元网格尺寸的敏感性,验证了采用等效结构应力法对网格尺寸不敏感;分析了焊缝类型、承载方向及焊接板厚度对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荷方向垂直于焊线且垂直板所在平面时,焊缝的寿命最低,且对接焊缝比角焊缝更易发生破坏;在三个方向惯性载荷共同作用下,角焊缝的疲劳寿命要比对接焊缝疲劳寿命长;在保证焊趾两侧刚度协调的前提下,同时增加两个焊接板件厚度可以提高焊缝的疲劳寿命,只增加或者减少一个板件厚度,都会导致焊缝疲劳寿命降低,尤其是角焊缝.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常遇到数据插值问题,多维插值作为比一维插值更一般的形式,其典型代表是二维插值。对于二维插值问题,文章用基于降维思想的分析方法推导出二元函数f(x,y)的插值多项式,并对插值误差作了分析。得到插值多项式的余项,用来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估计。最后给出了多维插值在工程上的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因特网应用的增加,网络主干上的蠕虫病毒、网络攻击等网络异常行为层出不穷,这些异常行为常常消耗大量网络资源,有时甚至因为异常行为大量频繁地发送数据包,引起骨干路由器过载,不能正常工作,给全网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