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喷射系统的技术发展及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世界上柴油机采用电子喷射系统的现状,其中包括中小型柴油机和大型柴油机的情况,电子喷射系统包括共轨式系统,增压活塞式系统以及整体式泵系统,对未来动向进行了展望,其中提到蓄压管制阀式喷射系统以及多种燃料分层次喷射的系统,强调指出未来的柴油机要兼顾效率和环保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走近船身的人,无不为这艘钢铁‘巨舰’的雄伟而感到震撼!真不愧是国之重器!"11月3日,在响彻天际的汽笛声中,亚洲最大、中国首艘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缓缓驶出江苏启东船坞,迎来了下水的重要时刻。人们抬头仰望着这艘在滔滔长江上岿然屹立的"巨无霸",那高耸的船身与江天交相辉映,不禁发出一阵阵由衷的赞叹。自主研发首制船当人们翻开"天鲲号"的设计研发长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项惊人的对比数据:假如一个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速铁路跨度40m箱梁全预应力体系、部分预应力A类体系、部分预应力B类体系的设计和对比,分析了各类预应力体系40m梁的受力性能、残余徐变上拱值及材料用量。结果表明:部分预应力体系的设计主要由运梁荷载工况控制;部分预应力A类体系仅在二期恒载等级大于120kN/m时才能降低残余徐变上拱值,部分预应力B类体系可有效降低各级二期恒载下残余徐变上拱值;与采用全预应力体系相比,部分预应力体系40m简支箱梁的普通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用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轨车辆防火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城轨车辆防火独立安全评估的概念逐渐形成,但也存在理论研究薄弱、行业认识不统一及评估人员匮乏等问题。文章通过借鉴建筑消防领域“对照规范评定”的成熟方法,提出了“符合性检查为主、偏离风险管控为辅”的城轨车辆防火安全评估策略,梳理了从确定评估依据到确定整车防火安全水平的具体实施步骤;参考EN 50126-1标准中的安全生命周期“V”模型,划分了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生产制造和测试验收四个评估阶段,并全面阐述了各个阶段的防火安全评估任务、检查重点和注意事项;建立防火安全评估的组织架构、接口关系,并提出相关人员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受力性能,建立基于修正惯用法的力学模型,推导出圆形低真空隧道管片结构内力的解析解;以武汉黏土作为模拟地层,分别采用修正剑桥模型和弹簧模型,模拟分析圆形低真空隧道结构的内力分布;在获得解析解和2种数值解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特定工况下3种方法得到的隧道管片结构内力分布,探讨真空力、弯曲刚度有...  相似文献   
6.
陈胜利  苏永华  石龙  班新林 《铁道建筑》2020,(4):111-114,132
高速铁路40 m跨度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首次在我国郑济高速铁路郑州至濮阳段黄河特大桥北岸引桥进行工程应用。为了验证其预制工艺和结构受力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以3孔工程梁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混凝土水化热测试、摩阻测试、预应力终张拉效果测试和静载弯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梁水化热测试结果和浇筑工艺合格,预应力施加准确,预应力效果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梁抗裂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3孔试验梁预制工艺和结构受力性能满足规范要求,40 m跨度简支箱梁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从箱梁结构尺寸、预应力布置、预应体系强度等方面对32 m跨度简支箱梁的优化设计进行对比分析,优化箱梁的梁高可根据动力检算要求取3.0 m或2.8 m.开展了高速铁路简支箱梁跨度序列化设计研究,通过动力分析确定了24~32 m序列化梁的合理梁高为3.0 m,32~40 m序列化梁的合理梁高为3.2 m,提出了可满足非标准...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一铁路简支梁桥在25 t轴重列车制动作用下的受力试验测试,分析了制动过程中列车加速度,推算出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墩顶纵向刚度,求得列车制动下的墩顶挠曲力、制动力,并将实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制动加速度在-0.016g左右,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为设计值的1.20倍左右,墩顶制动力实测值的变化规律与理论值的基本一致。由于试验实测加速度较小,故根据本次试验结果推算出在列车更大制动力率下该桥的纵向受力,桥墩纵向受力满足设计及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