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新河高速公路独特的气候、地形、地质特征及工程建设情况,选择生物防护与工程防护加生物防护相结合的公路边坡综合防护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针对含砂低液限粉土路用性能差,常规压实方法难以达到压实度要求等施工难题,采用冲击碾压技术进行路基补压试验,获取冲压遍数、冲压沉降量等施工控制参数。通过试验确定采用沉降与面波法进行冲压质量评价,为全线推广使用冲击压实技术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荷载传递函数多种多样,并各自具有其局限性与适用性。本文在对基桩承载机理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考虑桩侧、桩端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及滑移阶段的统一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并导出了沉降曲线的解析解。依托工程实例,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MIDAS/GTS)对端承摩擦型桩基的荷载~沉降特性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并利用荷载传递方法进行计算分析,验证荷载传递法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河高速公路独特的气候、地形、地质特征及工程建设情况,选择生物防护与工程防护加生物防护相结合的公路边坡综合防护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围绕浅埋大断面公路隧道渐近破坏过程与机制,以大永高速公路甸头隧道下穿大西二级公路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室内相似模型试验与现场监测分析。针对不同围岩级别条件(Ⅳ3,Ⅴ1和Ⅴ2),分析了隧道毛洞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变形差率的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指标,隧道施工现场监测验证了该指标的科学性,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研究结果表明:①隧道的破坏首先发生在拱顶位置,随着隧道的不同分部的开挖,破坏区向拱肩和地表扩展;围岩级别为Ⅳ3时,隧道开挖后围岩形成一定厚度的塌落拱,塌落拱高度约为0.67MM为隧道最大跨度);围岩级别为Ⅴ1和Ⅴ2时,隧道开挖将引起围岩坍塌,形成塌方等较严重事故。②隧道开挖过程中,在开挖卸荷作用下,隧道产生不同程度的收敛与沉降,Ⅳ3比Ⅴ1,Ⅴ1比Ⅴ2,Ⅳ3比Ⅴ2最大地表变形分别减少了63.0%、20.0%和70.4%;隧道开挖应力变化方面,Ⅴ1比Ⅳ3,Ⅴ2比Ⅴ1,Ⅴ2比Ⅳ3最大应力变化量分别减少了43.5%、23.0%和56.5%,且Ⅳ3,Ⅴ1和Ⅴ2围岩级别下隧道开挖过程应力和变形影响范围逐个增大。③采用模型试验手段,通过计算典型测点沉降差与测点距离的比值——变形差率,分别探讨Ⅴ2,Ⅴ1和Ⅳ3围岩级别的浅埋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标准。隧道施工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对于Ⅴ1级围岩浅埋隧道,当隧道地表横向和纵向变形差率均小于10 mm·m-1,可防止公路地表裂缝的产生。研究成果对于浅埋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与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