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51篇
综合类   102篇
水路运输   147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数字选呼(DSC)技术的发展 1912年,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发生了海难事故.虽然,当时很多船舶已经安装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和配置了专业报务员,但是在泰轮附近仅几十海里的另一艘货轮还不知道,由于救助不及时,终于酿成1500多人丧生的巨大悲剧.人们从此认识到船舶遇险报警通信必须统一、规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DF51131机车因微机集中控制的空气干燥器不能正常工作,制动系统长期得不到净化、干燥的风源的现象,提出改造方法,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车轮对注油压装过程中轮心压装压不进的问题,通过改进现场注油压装工艺,提高了压装的成功率和压装质量。  相似文献   
5.
崔亚平  方旭明 《中国铁路》2010,(10):51-54,66
具有高穿透损耗新型车体的使用为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覆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克服高速移动、无线信号的高穿透损耗,为高速列车旅客提供满意的无线接入服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理论分析角度分别考察用户通过直传链路直接接入地面基站,以及通过部署车载直放站或层1中继进行中继接入两种方案下的传输性能,并进行仿真实验。可以看出,通过直传链路对高速列车车内用户不能提供很好的接入,而只有通过部署车载直放站或层1中继才能实现车地之间良好的无线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汽车空调的模糊控制原理及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轿车深拉延零件型腔深、变形剧烈、成形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某轿车备胎槽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设计、成形过程分析以及模具优化方案和效果的描述,介绍了一种在深拉延零件拉延模具上采用合金钢镶嵌块的结构,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零件的成形困难问题,而且为解决类似的轿车深拉延零件成形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2011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发布报告称,中国物流成本过高现状并末改观,已成为产销环节中致命的瓶颈,并列举了“中国式运输”的三个样本:山东进京白菜物流成本超六成,煤炭从产地到北京价格能翻倍,快递费年年涨、服务未提升。其中两项都涉及城市物流配送。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已成为公众、业界关注的焦点,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配送难、配送成本高正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血栓”和难以逾越的物流业发展“顽症”。  相似文献   
9.
基于8根试件(其中1根未加固试件,7根为采用预应力钢绞线网加固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根据对比不同因素下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延性变化,分析钢绞线间距、预应力水平和轴压比等因素对加固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预应力水平为0~60%的范围内,加固柱的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延性随预应力水平提高均得到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4.4%~30.6%,16.4%~60.4%,8.2%~49.8%。钢绞线间距为30 mm的试件较间距为60 mm的加固柱,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延性提高幅度分别为7.0%~10.9%,17.0%~25.1%,15.1%~35.2%。  相似文献   
10.
码头、航道等水运工程的三维设计、BIM设计需要更精细的、直观的、全覆盖的三维地面模型。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高精度的测量点云数据,基于AutoCAD、Civil 3D等软件平台,建立高精度、直观的三维地面模型的技术方案,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陆域到水域再到局部重点建构筑物三维测量内外业技术解决方案合理、效果显著,能较好地满足三维设计、BIM设计等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